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加拿大东部7日自驾游记

25日,兰辛—尼亚加拉瀑布,308Miles,5小时

7月25日8点半,我和女儿踏上了期待已久去加拿大的旅程。在这之前,去底特律的签证已经让我们身心疲惫。先是7月13日周三我们赴底特律加拿大使馆签证,兰辛离底特律的车程只有1个半小时,但当我们赶到文艺复兴中心的使馆时,被告知周三使馆不办公,可是在加拿大使馆的网页上没有任何关于周三不办公的提醒和说明(上面写着周一到周五,回到兰辛,我搜遍了整个网页,也没有找到任何加拿大驻底特律使馆周三不办公的任何提示),还好那一趟接着了同学和两个大皮箱,没算白跑。紧接着第二天我们打算一鼓作气把签证拿下,7月14日,我和另外一位朋友再赴底特律,这一次倒好,办公室是开了,可是排了快2个小时的队之后,一位年轻英俊的签证官满眼同情地看着我,说我们登记的签证申请表不符合规定,应当打印,并网上提交后才能获得一个申请签证的序列号。手写的申请书只能在45天内拿到签证,打印的可望当天获得签证。签证官善意地将我所有的材料检查了一遍,发现没问题,提醒我赶紧到隔壁的小卖部去打印材料,而且必须在11点前交回,否则又要闭馆。

令人懊恼的是,在加拿大的使馆网页明明写的是打印或者手写都可以(更没有所谓的45天区别云云)。在家里填表时我还犹豫,最后觉得还是手写方便。排在我们后面的四位年轻学生,也是来自MSU的中国人,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周三白跑,周四又要重新填表。加拿大官员的办公效率之冗余低效可见一斑。

门卫指引我们去一楼签证处旁边的一个小卖部去找计算机打印。小卖部的老太太告诉我们,用她家的打印机,按每分钟付美元,我一听就吓了一跳,心想我们老说中国官商一体,看样子加拿大人玩这一手也很溜啊。当然,也顾不了价格了,等匆匆忙忙地花一刻钟左右打印完签证申请表和序列号时,老太太就像黄世仁对待杨白劳一样,劈理哗啦一顿复杂运算,告诉我必须支付38美元的打印费。

接着再排队,等我再次谦恭递上签证表时,还是那位小伙子满怀歉意地告诉我一大堆东西,我当时没听懂,以为是他让我叫我女儿到窗口来询问,小伙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很快就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了。我马上明白了,他是向我指示去拿签证的楼层,窘迫之下,我只能直夸他真是个有趣的家伙。这时候,小伙子还依旧笑趴在了桌子上。

经门卫的指引,我们又到11层的办公室递交申请材料。被告知2点以后取材料。我盛赞了一下一位中年女签证官的辛勤工作,她直摇头“Busy!!!”。二话没说,就拿将进去。可等我后面那位朋友递交材料时,就听到叽里呱啦一顿辩论,果然,女签证说,我那位朋友是孩子的妈妈,没有父亲的授权是不能带孩子去加拿大的。总之,说必须有父亲证明,否则她不能保证我的朋友能拿到签证。

下午两点,我带孩子们在底特律河边玩耍,朋友去代邦我一并拿签证。大概3点半左右,我的签证终于拿到,朋友则因为没有孩子父亲的授权书,必须补齐手续后再来一趟。至于为什么我不需要孩子妈妈的授权书,我也只能算幸运之徒。令人意外的,没想到加拿大的重男轻女比中国可严重多了。在从底特律回兰辛的路上,我们决定带孩子们去底特律动物园逛逛,刚刚在动物园的停车场停下车拿上东西准备走,结果忙乱之中,我把车钥匙拉在了后备箱里。打911,找开锁公司和保险公司,一大通手忙脚乱和电话之后,开锁公司告诉我他们的服务区域不包括底特律,911说还在想办法,保险公司推荐的一家开锁公司派了个壮汉来,见了宝马车直摇头,说他弄不开这个车,最后公园的两位年轻的管理员很热心,和我一起研究说明书,试图从背后椅子那里打通通往后备箱的道路,也是找不到路径(后来我才发现仅一墙之隔,但当时就是没有研究出来)。最后我请求在服务范围只在兰辛的那家开锁公司帮推荐一家底特律LOCK SMITH,很快有了消息,底特律的LOCK SMITH开价要120美金,我们砍到100美元。10分钟后,来个一个大胡子,二手不说,拿着一对精密器械就忙活起来,大概20多分钟之后,大胡子不辱使命,打开了后备箱(后备箱钥匙是往左转的,我记成了往右转,结果让这大胡子忙了半天)。大胡子很自豪,说整个底特律,能开这BMW锁的就他一位,我说,NO,全美国怕也就只有你能打开这铁板一块的BMW了。大胡子很受用,昂首挺胸开着车跑了。女儿很好奇,他们居然能打开所有的锁。我告诉她,这些特种行业都要特别备案的,如有作奸犯科,第一个被抓的就是他们。等弄好车,动物园的门也关了,我们只能悻悻回到兰辛。

加拿大的签证如此费尽周折,恨和尚连带袈裟,对底特律那个又脏又破的城市,我和女儿一样对之开始充满了蔑视,再也不想回到那里。更没有想到,加拿大的签证之难,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从兰辛去尼亚加拉瀑布,最近的一条路是从Flint横穿过Port Huron,从休伦湖(LAKE HURON)和LAK EERIE之间的BLUE WATER大桥,进入加拿大的SARNIA市,直接通往尼亚加拉瀑布,而不用再从底特律入境。从69号公路大概开两个小时,就能看到碧蓝无比的BLUE WATER了。以前坐从休伦港发往芝加哥的BLUE WATER号列车还奇怪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等汽车跨越高高的BLUE WATER桥时,才发现,铁桥的下面,一汪河水碧得让人心醉,小河蜿蜒,两岸葱绿的树荫如笼如盖,BLUE WARTER不仅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天然分界线,还衔接了五大湖中的两大湖:LAKE HURON和LAKEERIE(另外三个是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和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就像一根飘带,更似碧玉镶嵌在绿野上。出关很快,过桥费3美元,一位中年加大拿签证官慵懒地接过护照,问我带了J1文件没有,我说忘了了。过了一两分钟,他把护照还给我们,就放行了。我和女儿在护照上找印记,才发现,这家伙很懒,在加拿大签证一栏上,什么都没有标记。(后来才知道,JI和这位签证官帮我我们的大忙!这是后话了。)

69号公路,到了加拿大,就是横穿加拿大东海岸的401公路。第一次踏上加拿大的土地,还是有些未名的兴奋,不同的是,人更少,车也更少,更加开阔宽敞的平原,树木也鲜明呈现出亚寒带的针叶林特色来。车接近尼亚加拉市时,才发现一个巨大的城市就在前面不远处,高耸的建筑物,较大的烟囱和烟雾。一进入城区,每一辆都开始了疯狂旋转,这一程都是弯道,感觉都跟赛车差不多,我的车紧跟前面的快车,时速都在100Miles左右。在美加高速上行驶,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跟车,特别在晚间,保持合适的车距,可以高枕无忧。我的一个经验是跟上高速公路上一辆最快、跑得稳当的车(但不是疯狂的飙车族那种,跟在一个时不时发飙的车后面,是一件最危险的事情),我性子急,这样一来可以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目的地,二来无超速受罚之患。美加高速上的警察大都伺伏在路旁,一旦超车,很容易被当场擒获,跟车就没有了超速之忧,对于警察来说,他一般感兴趣的是头羊,超速在先的,最容易受罚,跟车的,算从犯,被教唆而不得已,一般还是可以豁免吧。下午一点半左右,我们驱车5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位于尼亚加拉瀑布旁的Marriot饭店(Marriott Niagara Falls Fallsview Hotel & Spa,6740 Fallsview Boulevard,NiagaraFalls, ON L2G3W6,TELE:905-357-7300),尼亚加拉的万豪有两家,我一咬牙,为女儿定了一家FULL Views of Canada Horseshoes Falls和美国瀑布的房间,价格实在是不菲,只能忍痛。

(手托尼亚加拉瀑布彩虹,彩虹不见了)

迫不及待CHECK IN,上楼,打开窗帘:啊,尼亚加拉大瀑布就在眼前,马蹄形的瀑布远看就像一幅风景画,大瀑布升腾起来的烟雾缭缭绕绕,升到了半空中,幻化成了云彩。云蒸霞蔚,一条巨大的彩虹跨越了马蹄形瀑布,发出耀眼光芒。远处的尼亚加拉河流则奔腾如斯,浩浩荡荡,开阔得如同宽幅的好莱坞银幕巨片。侧边的美国瀑布只是波澜不惊,就像悬挂在墙上的一幅小山水画。

吃完PIZZA,洗完澡蒙头小睡,4点多我和女儿下楼去乘“雾中仙女”号(Maid of The Mist)。尼亚加拉瀑布的保护非常好,从密密麻麻的酒店丛林到瀑布有一道天然的植物隔离带。要到谢尔顿酒店下面的码头乘船,必须绕行1Mile多才能抵达瀑布跟前。沿着小径下去,从远处看,尼亚加拉之水仿佛从天而降,奔腾跌落之下,发出的巨响,隔着1、2公里依旧如同巨大的雷电轰鸣。“雾中仙女号”游船是尼亚加拉瀑布最引人入胜的游览项目,游客搭成船只可以接近加拿大马蹄形瀑布和美国瀑布,感受雾中仙女般的魅力。游客很多,大约排队半小时,大家披着雨衣兴奋登上游船。先经过美国瀑布,比起加拿大瀑布,美国瀑布只能说是一个小盆景,河水穿过远处的桥梁,奔流跌落,两边有巨大的礁石,勇敢的海鸥穿梭水雾中。瀑布上游的建筑物,俨然如同浮生于水中。这也是在加拿大境内看瀑布的胜处。在美国境内,身处其中,无法窥见加拿大马蹄形瀑布的全貌,只能由衷体会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苦恼了。

(雾中仙女号奔向万丈深渊深处。)

“雾中仙女号”在美国瀑布稍作停留,直奔加拿大瀑布。回看彩虹桥如练,河水携着瀑布奔流而下泛起的泡沫,重归于平静,汇入LAKE ERIE湖中。游船快接近马蹄形瀑布时,只见海鸥们忙着在巨大的水雾中嬉戏穿梭,水幕从5、60米的高空纵情奔泻,雾中的礁石,隐约如巨兽,如鬼神,如卧牛,跪卧而立。游船像进了一个漩涡的魔界,雾气和水花濡漫,让每一位游客浸泡其中。在一片惊呼声中,游船未敢稍作停留,很快调转船头,在离开瀑布2、30米远的地方怆惶遁去。

坐完“雾中仙女”号,我们匆匆赶往加拿大马蹄形瀑布,一睹芳颜。走过美国瀑布,游人如织。接近马蹄形瀑布时,才发现这是一个呈圆弧形的巨大瀑布,宽幅足足有5、600百米,连接着美国境内和加拿大领土。加大拿瀑布坐南朝北,原先瀑布每100年向南移动10多米,岩石在来自安大略湖的河水冲刷下,日月浸淫,移动非常快,以前常常发生岩石崩塌的状况,后来经过工程师的矫正和加固,每百年移动的距离才以毫米计算。河水非常清澈,上游的水面极其开阔,河面上还有很多植物和小岛,水流并不急迫,但一到此处,巨大的落差使得河水从60多米的高空跌落,发出巨大的轰隆声,腾起的水雾更有几十米,遮蔽了天空,和天上的云结成了一片。据官方统计,尼亚加拉瀑布吞吐的淡水量约是世界淡水总量的1/4左右。

下一个景点就是“Behind The Falls”。游人可以通过人工凿出的位于瀑布后面的隧道,下降几十米后,站在瀑布后面亲近瀑布。坐电梯下降到隧道,里面潮湿而幽暗,狭窄的通道中有几个出口,都是直面瀑布。站在逼仄、仅容两人擦身而过的出口,看水花飞溅,恐怖如同地狱,激流冲击河谷,撞击出震耳的巨大轰鸣声,伴有低沉的回声,人人为之震慑。从通道另外一个出口出来,可以接近到瀑布的底部。站在平台上,水花如天雨,瀑布形成的水幕,如同一道厚密的白练,震耳欲聋的巨响和满天的瓢泼水雾,使人无法久留。

历史上在1960年,曾经有一对兄妹无意中从尼亚加拉的马蹄形瀑布坠落,系船只失事。兄妹两个17岁的哥哥遇难,两三岁的妹妹幸运获救。尼亚加拉瀑布如此壮观,即便站在几百英里外的CN TOWER上,遇到好天气时,也能一睹其风采。

晚饭我们就在马蹄形瀑布旁吃快餐。晚风习习,传来河水的清凉,夕阳映照在茫茫无际的尼亚加拉河流上,给尼亚加拉沐浴上另外一种妩媚。碧玉般的河水奔腾纵下,如同千军万马召唤。1993年在湖南张家界时我也有这样的一种奇遇,千林万壑,树下的万丈深渊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有数千万种力量呼唤你纵身跃下,仿佛下面就是黑暗无边的魔窟。站在尼亚加拉瀑布,待久了,奔流的河水也会你也让你眩晕,产生迅速运动的幻觉,而从容沉静的河水仿佛也就在这一瞬间听从了某种魔力的召唤,毫不犹豫地奔向悬崖的边际,完成了最后的跳跃——那怕是悬崖万丈。这是一种来自于失重的魔力,一种黑暗中的召唤,一种神秘之约。

(站在瀑布后面,看大珠小珠奔泻。)

暮色开始降落瀑布时,海鸥们也赶来觅食。我拿着土豆条逗引它们,海鸥不慌不忙,小心翼翼过来试探,食物准确无误地掉落它们嘴里。大群的海鸥过来争抢,啄成了一团。夜晚,尼亚加拉的彩色激光次第亮起,把瀑布然成了橘黄、墨绿、彩红,幻化出人间仙境一样的色彩。

穿过商场二楼,就是直接开往万豪酒店的直升缆车,其实从酒店到马蹄形瀑布的直线距离不过200米。缆车飞速上升,不到5分钟我们就回到了酒店。深夜再俯瞰瀑布,幻彩中,白练依旧,烟雾弥漫,只不过此时的大瀑布失去了不羁的野性和喧嚣声,重新恢复到了宁静和安逸。

第二天早上6点,我照例去跑步。试图找到第二条通往大瀑布的路,但服务人员告诉我,除了那条景观大道,别无他途。清晨的尼亚加拉很安静,除了三三两两的晨练者,只有大瀑布不舍昼夜的轰鸣声。我穿过希尔顿饭店,来到中加边境彩虹桥。这里的江水平静舒缓,只是裹挟着大堆漂浮的白沫,显示它们曾经经历过一场多么壮美的跳跃和挣扎。1950年(?)彩虹桥曾经因为尼亚加拉河流上游带下的巨大冰块塞满河床,导致河面张力剧增而使整个大桥崩塌,后来尼亚加拉上游每年对冰块实施爆破,工程师又重新设计建造了更加坚固的大桥。站在美国瀑布看彩虹桥,峡谷深邃,河水逶迤南去,变成了一条安静秀美的河流,有一种娴静美少女的风格。等我跑近马蹄形瀑布时,才发现在晨光中的水雾,的确如同一个个正在升腾的雾中仙女,一片接着一片,旋转、上升、翻转,笼着神秘的面纱,缠绕着飞翔。在升腾的巨大水雾中,烟雾连接着初升的朝霞,你都分不清那里是云彩,那里是水雾。五大湖雨水丰沛,当效尼亚加拉瀑布之功,水雾连成了云团,云团连接着水雾,这样的景观,诗仙李白至此,当大呼:“尼亚加拉之水天上去,奔流云端化奇彩”吧。

(黄昏时的马蹄形瀑布最为壮观。)

在酒店吃过早饭,10点多我们匆匆离开酒店,按照我们最初的计划,我们必须直奔蒙特利尔,开车将近8个小时,是这次加拿大行程中路途最远的一次长途奔袭。最后一眼看尼亚加拉大瀑布时,中午时光的瀑布也是意兴阑珊,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就跟玩具瀑布一样安之泰然。打开GERMIN GPS,发现它指示我们重回彩虹桥美国境内,正在嘀咕间,车已上彩虹桥,无法回头。我们这次签证签的是一次入境,但覆水难收,在彩虹桥上也无法掉头。离开加拿大入美国一端时我问签证官问题时,他最后只送我一句“GOOD LUCK!”女儿提醒我应该折返走回头路,但匆忙间已过边境,停车路边反复检查GERMINB导航,才发现这个坏家伙自作主张,选择了一条最短的路径,从纽约州再入境,只需6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蒙特利尔。(一般GERMIN都是选择最短路径,我没有经验,心中直后悔财迷没有当时再交75美元申请多次入境。)这时已无他法,心中只有默念上帝,能保佑签证官能允许我们再次入境。

(清晨的尼亚加拉瀑布,水雾连接了云彩。)

为了壮胆,我一边安慰女儿,一边听邓丽君的歌平静心情,且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再次入境遭拒,我们只能重新回到兰辛,再到底特律签多次往返,这意味着我必须放弃蒙特利尔的两晚住宿,而且在兰辛、底特律和加拿大边境之间来回奔波十几个小时。当然,我心中一直也默念如何和签证官解释沟通,口中念念有词,女儿问我在念叨什么。我说没什么,你要相信爸爸,再大的困难,我们两个一起想办法,不抱怨,不放弃。

7月26日—28日,尼亚加拉—蒙特利尔,600公里,6小时

离开尼亚加拉3个小时,车过罗切斯特,一路都是凉爽宜人的阴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压城,暴雨如注。印象中这样的遭遇这是第二次。此前唯一的一次是在几年前的京津高速,大暴雨几乎让车寸步难行,车前一两米的距离都无法看清,暴风雨就像疯子一样撕扯倾泄。这一次暴雨没那么大,但也已经让我失去了前车的指引,只能以50 Mile的速度行进。雨幕中,一辆大卡车疯狂超车,疾驶而过。

暴雨来去匆匆,但的确阴森可怖。高速公路上暴雨的一个重要技巧也是跟车,当然车距要保持得更远。走过了暴风雨,信心更足,唯愿老天爷能庇护我们顺利过关。很快我们从ALBANY方向再次来到加拿大边境,依旧要经过一座像BLUE WATER一样美丽的小河之上的铁桥,但这一次无心欣赏美景。

终于轮到我们过关了。我向边境检查官做了简短的问候:

“Hi Sir.”
“Where are you from?”

“尼亚加拉瀑布”,我如实回答,希望他能理解我们为什么会按照GPS的指引,又重新回到了美国境内。

检察官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在加拿大待多久之类),就把护照交还给了我们。我怦怦的心终于落地了。一过关,已经看不见检查站时,我对女儿说:

“LUCY,我们应该来一个拥抱。”

“现在开着车不方面,就免了吧”女儿说。

我们停车,翻开我们各自的护照,女儿最先发现,检察官在我们的签证页上划了一个大大的“X”。

“真应该感谢第一个边境的检察官,他在上面什么标记都没做。”我说。我一路的心理暗示终于印证了:也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只是虚惊一场。

剩下的100多个Miles里,我们比蒙城灿烂的阳光还要灿烂。苏轼生病时去见一个和尚朋友不遇,喝了一瓢泉水就下山了,赋诗一首“心安无事是良方”云云,看来,吾道不孤,尽人事,知天命,诚然!

为了庆祝我们顺利过关,在距离蒙城只有1小时的车程时,我们在女儿最爱的PIZZA HUT(就是类似国内的“必胜客”)好好撮了一顿。店很小,我们在外卖窗口点了餐,服务员后来才明白我们是“For Here”,闹了个小笑话。

余下路程非常顺利,7点左右,我们就抵达了蒙城的位于著名的Sherbrooke大街上的Hotel Omni Mont Royal(1050 Sherbrooke Street,West Montreal, QC H3A2R6 TELE: 514-284-1110)。刚下高速进入蒙城市区时,发现塞车异常,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出现了一起交通状况。

Omini Mont Royal的服务员非常热情,有求必应。一位叫做Maria的店员接待我们,为我们定上了第二天晚上太阳马戏团(CirqueduSoleil)的演出票,演出票很贵,但太阳马戏团是发家于蒙城的女儿最喜欢的剧团,我又忍痛了一次。当晚,为了庆祝过关,9点多我和女儿决定去酒店旁边的电影院看场电影。

从Omini Mont Royal出来右拐,过一个街区,就是一家大的IMAX电影院,电影院中全是前呼后拥的年轻人。有人说,在加拿大,每个城市风貌大不同,如果说温哥华是一座适合老年人的城市,多伦多适合中年人生活,那么蒙城绝对是一座“最年轻”的城市,这座以艺术气息而闻名的小城有四所大学(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蒙特利尔大学、麦吉尔大学McGill、Concordia大学),年轻人非常多。晚上九点多,一个个都在呼朋引伴,前后簇拥,间或夹杂着几个年轻中国学生的汉语,听来尤感亲切。这是我们第一次进IMAX影院,票价不贵,才9.6加元。在超大的屏幕上看哈利*波特2,的确很过瘾。

在城市丛林中探索,最好的方式就是像阿甘一样,用自己的脚步去衡量每一寸土地,第二天一大早,按照我和LUCY的约定,我先去跑步,然后去蒙特利尔美术馆,LUCY则留在旅馆睡懒觉。在美国东海岸,我们一路看下来都是博物馆和美术馆,女儿早已意兴阑珊,提不起什么兴趣来。我六点起来跑步,先是出宾馆向左穿过蒙特利尔美术馆,皇家山,再回到麦吉尔大学校区,才发现这所学校全是花园式洋房,建筑非常古典堂皇,最后回到著名的Sherbrooke Street。据说这条街上集中了蒙特利尔70%的财富,一路跑下来,发现名不虚传,全是大银行、高级饭店和办公楼。

(蒙特利尔美术馆也收藏了不少印象派的作品,图为莫奈作品)

吃完早饭,我去美术馆,女儿留在宾馆自己看电视。蒙特利尔美术馆也收藏了不少印象派的作品,并有一个独立的现代美术展室。照例,我将所有印象派大师的作品都拍照存念,里面有不少毕加索的收藏,也有一些莫奈、德加、塞尚、梵高、雷阿让的作品(女儿总是笑话我不懂艺术,总是忙着拍照,连看画的工夫都没有,这是公允之言)。蒙特利尔美术馆的免费的,里面正在展出一个法国时尚设计师的作品展(当年为麦当娜设计金缕衣的,名字我也没有记住)。里面陈列的设计大都妖冶奇特,有着非常强的女权色彩。

(从皇家山圣约瑟教堂鸟瞰美丽小城蒙特利尔)

回到酒店,我们取了车赴皇家山。那里是蒙特利尔的最高点,可以一览众山。山上有著名的圣约瑟大教堂(St.Joseph Oratory),是北美最大的教堂之一,也号称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教堂内室有上千平方米,里面的雕刻和壁画非常精致壮观。共分两层,下面一层是一些关于教堂的历史介绍和纪念物等等。从教堂外的栏杆处鸟瞰蒙特利尔,美丽的圣劳伦斯河就在眼前,鳞次接毗的建筑物错落排列。

(北美最壮观的教堂诺特丹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

下一个景点是蒙特利尔的地下城。Omini Mont Royal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向左五分钟就是蒙特利尔美术馆,不到半个街区就是地下城。地下城的确不小,从服装到食品都有售,女儿没有发现她心爱的Clairs,我们就会酒店游泳了。下午5点,我们来到了蒙特利尔最著名的码头游览区老港(Vieux Port),一侧就是靠近河边的太阳马戏团演出所在地。步行街两侧都是表演杂耍的艺人,7、8月份正好是蒙城著名的“嬉笑节”(Laugh Festival),每个人懒洋洋地坐在那里,喝着小酒或者听着音乐,一幅慵懒的样子,看看天空、白云,和闲散的人群,好不优哉悠哉。

晚上6点,太阳马戏团的节目在黄蓝相间的大帐篷里准时上演,几千人的马戏团里,座无虚席。太阳马戏团的表演以专业、创新和传递欢乐精神而闻名,在一个互联网和电脑、电视摧毁一切传统娱乐方式的年代,太阳马戏团纯粹依赖对于欢乐理念的全新发掘,赋予马戏团以新的形式:现代化的灯光布景、炫奇的现场体验,和职业化的制造快乐精神,赢得了观众。全场马戏团用电脑布景模拟海潮、河水和南美热带风光,空中飞人、中国小演员的高跷顶碗,小丑和专业演员都尽心尽力表演,观众欢呼声不绝。其中特技演员从高空身着银装翻落的镜头,都富有创造性,营造了一个成人也感觉到幻奇幻色的童话世界。看完演出,重新回到老港的步行街,人们在悠闲地喝啤酒、闲逛,这也算是蒙城的闲适文化。

(蒙城剪影)

27日早晨,我计划跑步到大洋马戏团所在地,途经艺术区的“嬉戏节”,6点10分左右,先抵达了著名的诺特丹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教堂外空无一人,只有一两个做早礼拜的大妈出入。从外表看,诺特丹圣母大教堂简直就是巴黎圣母院的翻版,对称结构,两座钟楼,圆拱形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教堂太宏大了,几乎无法捕捉进相机图框中。我推门进入大厅,里面也是空无一人,巨大的彩绘玻璃天窗,和内室宏大的建筑风格,美得让人窒息。这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精雕细刻的教堂之一,尤其是三个彩绘玻璃天窗,让人叹为观止。穿过教堂大厅,里面还有一间很大的礼拜堂,上面的木刻版画之精美,很有毕加索的风格,一些早到的信徒们陆陆续续进入默念礼拜。等我重回大厅时,一位神父看见了我,告诉现在还不是参观时间,礼貌地把我请出了教堂。

从Notre-Dame大街出来向西走200米,就是老港和太阳马戏团的所在地。大街上行人稀少,马戏团旁边的圣劳伦斯河雾气蒙蒙,游艇和船只都还在睡梦中一般。回到Notre-Dame大街,一位电视台女主持人和摄像正在忙着做早间节目。

蒙城的闲适需要时间。11点多,我们匆匆告别了这座北美最富艺术气息的小城,向本次旅行的最北部城市魁北克进发。

7月28日,蒙特利尔—魁北克,251公里,3小时

从蒙城到魁北克省的首府魁北克市,是一条通畅的高速公路。历史上,魁北克市和蒙特利尔市都是法国殖民地,隶属法语区,但魁北克的地理位置更为显要,也是加拿大东北最重要的一个关隘城市。

从蒙城到魁北克市的20号高速公路上称得上是车水马龙,非常热闹。在加拿大这是不多见的景象。离开蒙城一个小时,我们在20号高速公路上发现三两摩托车和一辆奔驰组成的车队,几乎截住两个车道。摩托车忽左忽右,有一辆车上还坐着一男一女,忽快忽慢,一辆敞篷奔驰在后面压阵。几次我试图超车,都因为摩托车乱窜未能找到机会。最后一次我试图超车时,奔驰上一位长满胡子的小伙子凶神恶煞般地玩了个飘移,过来吓唬我。我只能苦笑着对女儿说:算了,谁都年轻过,呵呵。

下午1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魁北克市,穿过大街上成群结队的啤酒客时,你就会发现,魁北克是何等“慢生活”的一个小城。进入市区15分钟,车开上了石径路,很快就抵达了我们居住的ChateauLe Frontenac城堡酒店(FairmontLe Chateau Frontenac, 1Rue Des Carrieres, Québec (Québec), G1R4P5)。这座兴建于1893的建筑原为当时的法国总督戍边之用,建造历史数十年,坐落在劳伦斯河旁,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要塞。城堡的外墙用的是金碧辉煌的翡翠和金黄,从远处看,就是一个童话城堡。

虽然我保留的是最昂贵的风景房,可是前台还是把我们打发到了四楼的一间标间,只能看到圣劳伦斯河和对岸,无法像丘吉尔先生那样俯瞰大江奔流、魁北克小城和魁北克大桥。女儿倒是很知足,劝我别折腾换房了,遂作罢。

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去对付饥肠辘辘的肚子。城堡外也是魁北克的“嘻戏节”场地,玩杂耍的在卖艺,大堆的观光客在鼓掌。城堡的下面就是一间酒店和快餐店,挤满了人,女儿说,这里生意不错,想必饭菜可口。我们点了一桌龙虾、鸡翅,的确鲜美无比。透过窗户,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晃动着厚厚的肚皮跳印度舞卖艺,上面写着一行字:Money make me dance.

用完大餐,我们去城堡下的小商品市场闲逛。大街上满是人,许多都是操着中国口音的观光客。魁北克的一个特点是卖艺人非常多,弹竖琴的,演奏电子乐的,和唱意大利歌剧的随处可见。艺人们自己灌唱片,20加元一张。在柔和的夕阳中,徜徉圣劳伦斯河畔,听着浪漫的竖琴曲,你不可能不掏腰包,我们就买了一位来自智利的老艺人的竖琴曲。回家一听,的确够Romantic。

(童话城堡)

傍晚时,等吃完匹萨,重新回到小街上,发现那位老艺人正在卖艺,旁边的一位女服务过来助兴,居然唱起了唯美的意大利歌曲,歌声之婉转华丽,令每一个游人驻足销魂。难以置信的是,这位热爱歌剧的女服务生有着如此美妙的歌喉。闲来无事,我们坐着开往对面的游船,一来一回。

回到城堡广场,依旧是许多卖艺的艺人。其中一位中年男正在孤独地唱着意大利歌剧,说实话,嗓音一般,但专业精神可嘉。我们投币1 Quarter加元表示鼓励,中年男满眼放光,依旧投入在他不那么高亢的歌声里。

晚上5点,我们的一个节目是参观城堡(每人15美元,依旧是贵族价格)。我们乘观光缆车回到酒店,急忙忙赶到地下室汇合。导游都是古典盛装,拿着法国贵妇常用的小香包和羽毛扇之类,分成法语和英语两组。英语组的导游是一位胖乎乎、高大的魁北克当地少女,带我们分别参观了城堡里二楼最佳观景的房间、网球场、屋顶花园和各位名人曾经居住的房间和遗迹等等。由于城堡的建造历史许多年,以至于许多楼层的楼梯都参差不齐,无法对齐。来过的名人更是无数,从当年的丘吉尔、美国总统到CelinDion、威廉王子等等。有意思的是,当年丘吉尔等人就是在这里谋划了诺曼底登陆计划。而魁北克一段有趣的历史是,当年曾经为德军占领,避免了来自纽约州美军的侵犯云云。

(鸟瞰魁北克大桥)

本想晚上去魁北克的电影院去看电影,奈何离城堡太远,我们不得不放弃。晚上依旧去闲逛。发现下去的观光缆车已经关闭。魁北克最多的是皮毛玩具,当年皮毛贸易曾经是加拿大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女儿很喜欢,被我劝阻,说是到多伦多之后再买。后来发现在多伦多见不到一件皮毛的影子,引以为憾。

29日大早,我循着城堡旁边的观光栈道去寻找星形城堡(Citadelle),从Frontenac向右拐,很快就窥见了这一巨大城堡的影子,原来这个星形城堡和Frontenac城堡完全连成了一片,不同的是,星形城堡更加隐蔽,全长4.6公里,扼守着从圣劳伦斯河通向魁北克小城的咽喉要道。城堡建立在高高的钻石岬角(Cape Diamant)上,也是圣劳伦斯河的大拐弯处,最初是由法军始建于1783年,后来英军为防御美军于1820年重建,历时30年的时间才最终建成,据说至今仍为加拿大唯一的法语陆军22连队的指挥部。星形城堡是个封闭的圆形建筑,城堡不高,很隐蔽,到处布满了了望窗口和炮台,从外表上看,有点像中国的长城和地道。从城堡遥看圣劳伦斯河和魁北克,江心的水波沉定出不同的层次来,加之绿树掩映,非常养眼。从星形城堡绕一周,就能从后面发现Frontenac城堡的剪影,在早晨的霞光里,城堡从上到下现出耀眼的金色和碧绿,色彩非常纯净奇特。从山坡下来时,看到一位中年男人坐在小凳上看朝霞,和他聊了几句,这位先生说,他的家就在山坡下,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以致他每天都在这里迎接朝阳。

(魁北克小城)

吃完早饭,我开车带女儿去星形城堡闲逛。城堡的车辆自由出入,不收取任何费用。类似地道一样的城堡里面停满了小汽车,我们走到一个转角处,发现了一个不知名的可爱动物,有点像獾,小家伙见我们过来,慌慌张张钻进小洞里,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我们看,就是死活不肯出来。城堡是封闭的圆形,我们兜了好几圈找不到出口,最后才发现窄窄的入口也是出口,只是受红绿灯管制,绿灯亮时,就可以出车了。

魁北克实在称得上是一座迷你小城,有圣劳伦斯河的怀抱,山灵水秀,这里的人们操持着法语,连我20多年前学得一点法语也派上了用场。因为要赶长路,按照计划,我们必须一口气开8个小时才能到多伦多,11点左右,我们匆匆告别了这座可爱小城。

7月29日-31魁北克-多伦多,792公里,9小时4分

从魁北克向北,沿着20号公路和401公路穿越加拿大东北,就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

(圣劳伦斯河)

因为跟车,我们全程速度都在90—100Miles之间,距离多伦多只有1小时车程(下午6点左右),女儿在车上睡着了,自己当时有点晕乎,本想打轮向左并道,没想到旁边突然出现一辆车,司机好像是巴基斯坦什么地方的,也猛向左打轮避让我,吓出我一身冷汗——好在加拿大的这条高速最左侧的里道是应急车道,都是空着的。在高速上并线不可不小心,因为总有盲区(车就在你左右,但你就是看不见),一定要多观察几秒,才决定并线,并且最好打灯,对我来说,这是高速惊魂,不可不察。

(魁北克星形城堡)

感到有点疲劳驾驶,我赶紧叫醒女儿,就近吃完饭休息加油(开高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隔2-3小时,人车都要休息、加油、吃饭、上洗手间、打太极或者做做全身运动,尤其是轮胎过热,对安全极为不利,容易爆胎,最多不宜超过三小时)。另一方面,从魁北克进入多伦多的高速在接近市区时,马路非常宽,有五六个车道,车辆你追我赶,左冲右撞,必须非常小心。我们找到了一家PIZZA PIZZA的小店,就点了一碗地中海沙拉。我把包放在女儿的背后,去完洗手间后匆匆上路,刚回到车里,突然想起小包忘拿了,里面可是有我们两个最重要的护照!奔向店里,才发现小包安然无恙。从此,我的一个经验,在国外旅行,如果你有本地的ID,护照和小包之类能不带就不带(从来就没有派上过用场),否则,一旦丢失,烦恼不尽。

晚上7点左右,我们提前入住位于多伦多Bloor大街上的万豪酒店(Marriott Toronto Bloor Yorkville,90 Bloor Street East,Toronto, ON M4W1A7,TELE:416-961-8000)。BloorStreet很像蒙城的SherbrookeStreet,集中了全世界最知名的一些品牌商店:LV,劳力士、H&M、ZARA等等。这个万豪酒店的停车非常有趣,如果是代客泊车(Valet),每天是24小时,如果自己去酒店后面停车楼,每天就是15美元。差别之巨,我乖乖地自己去停车了。前台接待的谢女士是我们在加拿大遇到的第一位华人服务员,非常热情,在地图上给我们标示出CNTOWER、扬街(Younger Street)、圣劳伦斯市场、和多伦多最负盛名的意大利餐馆。

酒店往西走出两个街区就是那家著名的意大利餐馆,餐厅在地下室,侍者忙得见不到人影。餐厅里伴着微弱的烛光,最后等餐等得我们都快睡着了。还好意大利酱很地道。女儿照例提出要看电影,电影院就在餐厅附近,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酒吧,年轻人如潮水一般。9点半到电影院门口时,最后一场电影已经关门。

(CN TOWER剪影)

第二天一早6点,我像阿甘一样准点起床,奔赴CN TOWER。这次我是沿着扬街往安大略湖边跑,越过十多个街区,就是多伦多小岛、安大略湖水和多伦多电视塔。扬街是多伦多DOWNTOWN非常有名的一条商品街,街边有无数的小商品店,当然还有有名的EatonCenter和Sears百货。1个小时后,我到达了安大略湖边。港口的对面就是狭长的多伦多岛,岛上树木荫荫,是个儿童游乐场。湖边的栈道非常干净,安大略湖水和其他四个大湖一样,湖水深碧,微波荡漾,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湖边晨练。湖岸的右侧,停靠着各式各样的巡航游船和舢板,还有一个小型飞机场。

从湖边向南穿过高架桥,就是高耸的CN TOWER。一大早,电视塔边一个人也没有,四周是乱哄哄正在兴建的建筑工地。吃过早饭,女儿提议去扬街,不过多伦多仍醒得非常晚,大批的商店得到中午11点才开门,只有伊顿中心EatonCenter和西尔斯Sears百货人潮汹涌。伊顿中心是多伦多最有名的购物中心之一,里面商铺林立,可见消费社会的胜景。我们把购买的衣服送回酒店,坐地铁去CN TOWER(多伦多有很便宜的自行车出租,每天10美元左右,但没有当地的信用卡,我只能望车兴叹),坐上五站到中央火车站就能步行到达。不幸的是,黄昏时候电视台里排成了长队,我们在电视塔中排队5个多小时,晚上11点才回到酒店。

(多伦多大学一角)

多伦多电视塔完成于1976年,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紧紧挨着安大略湖,更凸现了这座塔的高度和气势。早先的设计者只是为了电视发射信号之用,后来突发奇想,索性改为观光游览之用,一举两得。为了提高游览的惊险度,游览方还开发出在塔顶供游人沿着塔边漫步的惊险刺激项目,价格不菲,每人177加元。我们先是在底座排队,大概1个多小时后,登上电梯升空,电梯速度非常快,几秒钟就能到达塔身的中间位置(大约有300多米),再往上就是一部更小的电梯,可以到达塔尖部分(大约有400多米高)。在塔中间的餐厅用完晚饭,天色已晚,多伦多城市星光点点,恰如一张铺满钻石的大地毯,远处的安大略湖深邃无边。如果在塔身的玻璃平台上行走,的确非常震撼刺激。

30日一大早,我去附近的多伦多大学寻找麦克卢汉的踪迹。校区就在Bloor Street的东边,走过多伦多博物馆,一位中年人告诉我多伦多大学的英语系就现在南校区,但我没能找到,一路问了十多个老外,几乎没人知道麦克卢汉的大名,只有一位年轻女大学生告诉我,校园里有一条叫做麦克卢汉Lane的纪念路,最终也未果。兴许多伦多大学的大牌教授大多了,而且许多分校区也不在市中心,只能作罢。

多伦多大学的建筑非常古典,进到一个花园径,两位华人老太太正在打太极。穿过校区再往北,就是乱糟糟的中国城,糟蹋和龌浊,简直和校园的风格完全不搭调。这一次,我穿过电视塔,达到湖边时,看到一位女同志牵着五条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小狗在逛马路,一问,是代邻居遛狗。

吃过早晚,为了满足女儿的购物要求,我们去圣劳伦斯市场碰碰运气,在地下室停好车,出来一看,才发现圣劳伦斯市场是一个有点像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地摊,大多是些小东小西的古玩之类,女儿只能悻悻而归。

与蒙特利尔和魁北克相比,多伦多就是像北京一样的一个特大型都市,人群熙熙攘攘,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7月31日 多伦多—兰辛,489公里,5个小时21分钟

下午1点多,我们踏上回兰辛的归程,本想带女儿去多伦多动物园,但实在是归心似箭,就直奔兰辛了。

回程非常顺利,两个多小时,我们再次来到了Blue Water大桥,从桥上往下看,ERIE湖水碧翠如黛玉,小河边树木葱茏如抱,说是BLUE WATER,真是非常贴切。桥上排起了蜿蜒的长队,我上的是中间的车道,空无一车,走了一半,发现这是大客车的专用道(老外做事极为认真,不会乱走专用道),赶紧靠右向右侧的一位黑人大哥招手,老外很礼让,就让我进入了右车道。

从加拿大入关的车辆非常多,我排在右侧的第三个车道,没想到这位检查官仁兄是最严格的,几乎每辆车都要下来检查。终于轮到我了。这家伙坚持要我的J1文件,可是我没有带。

他对我咕噜咕噜了说了几句,面色很僵硬,让我打开后备箱,然后粗暴地将一个纸袋给扯烂,示意我必须去旁边的检查站停车接受询问。几个全副武装的年轻边防警察招呼我过去,一边嘻嘻哈哈地相互嬉笑,他们粗暴地夺走我的随身小包和车钥匙,让我在大门旁边等候。

女儿不解,问我怎么回事。我说,行前匆忙,我们忘带了J1和J2文件,没有关系,只是回答几个问题而已。等了将近20分钟,一位稍胖的女检察官招手示意我们进去,问了几个问题,当然是在美国做什么、什么时候回国之类,当然她很关心我一边带女儿,一边怎么顾得上做研究,怎么平衡,这当然是个好问题。我的回答也当然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吧呵呵。

一刻钟后,所有该问的问题问完了,女检察官把我们送到门口,笑着说: “You are safe.”

美国大兵还给我钥匙和小包,我们赶紧离开了这个鬼地方。加拿大之行,两次入境、高速惊魂、差点丢了护照、忘带J1文件,林林总总的不顺利和小插曲,都在回家路上约翰*丹佛的CountryRoad的歌声里化作烟云散去。安徒生说,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所有的不快乐和快乐,缺憾和圆满,烦恼和满足,都是旅程中体验的一部分,最后化为乌有。记得1992年在北京聆听丹佛的演唱会时,最后一首在满场的烛光中大家一起唱起《乡村路带我回家》,记忆依旧,几年后,丹佛和张雨生一样,在飞往天空的旅行中再也没能回来,王勇峰告诉我,对于像他这样的登山爱好者来说,会把每一座山峰当作自己的归宿。青山无数,忠魂有幸。旅途中,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归宿,旅行的意趣和方式也会大大地不同。对阿甘而言,在城市丛林中探索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过每一寸土地。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