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一个中国体育老师教出来的哈佛数学博士生

一米九零的个头,阳光帅气,即将赴美国哈佛大学读博,提起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会让许多家长心生羡慕。

他叫戴晨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2011级本科生。在该校不久前举行的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上,他与专程从老家赶来的“亲友团”一起走上主席台,从万立骏校长手中接过被该校学生视为最高荣誉的“郭奖”证书。

戴晨光出生在浙江嘉兴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警察,母亲是医生,平时工作都很繁忙,对孩子的学习过问并不多。

坊间调侃一个人的数学不好,说是“体育老师教的”。而戴晨光对数学的兴趣,恰恰源于初中曾做过体育老师的班主任俞老师。运动员出身的俞老师,后来改教数学,“他不仅数学课上得好,而且课余时间经常跟我们一起打球,有亲和力。”戴晨光很喜欢上他的课,感到“读书很轻松愉快”。

高中进入嘉兴一中后,戴晨光仍然没感觉到什么压力。上午8点上课,下午不到5点就放学,晚自习在家里上;喜欢看课外书,尤其是平面几何方面的。同时,每周有两节体育课和两节课外活动课,几乎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

在许多家长眼里,孩子上什么小学、中学甚至幼儿园,都事关重大,“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戴晨光父母对此并不太“关心”。他小学、初中都是划片入学,顺其自然。中学期间也没参加过什么补习班。但戴晨光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曾有一年多时间保持年级第一,高中也始终处于年级前10的位置。秘密何在?

 “最重要的是有信心,并且要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戴晨光说,初中的学习成绩使他很自信,即使偶尔考得不理想,父母、老师也不责怪。因此,尽管高中强手很多,成绩不像初中那样遥遥领先,但他始终信心满满。

学习上一直比较从容的戴晨光,进入大学头两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201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大“教学改革实验班”。该班属于少年班学院,是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的,可谓高手如云。入校后,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二年自主选择学科平台,第三年选择具体专业。

作为该班的学生,戴晨光他们学习的课程内容比较难。一直成绩优秀的他,大一时一门课小测验只考了60多分。“题目很难,给我个下马威,但对我的打击并不大。”戴晨光笑言。大二《线性代数》课,又遇到“杀手级”老师王新茂。尽管戴晨光觉得学得不错,但期中考试又考了60多分。“期末考试也很难,好在我考得还不错”。此外,大二的《实分析》、《复分析》等课,戴晨光也感受到了学习的难度。

怎么办?“认真听课,重视细节,老师讲的课要百分之百搞懂,而且要认真做好作业,千万不能翘课。”戴晨光说。以3个学期的《数学分析》为例,3本书习题有几千道,学的时候做一遍,小测验的时候做一遍,期末考试再做一遍,这样,知识就牢牢掌握了。“前两年的基础打牢了,后面的专业学习就比较容易了”。

大二选了“数学平台”、大三选了统计学专业的戴晨光,学习成绩一路领先,大三上学期6门课的GPA甚至达到最高值4.3,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在一次“室友帮助报的名”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他没作任何准备就去“裸考”,拿了一等奖。

除课堂学习外,戴晨光还积极参加学校大学生研究计划、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等课外科研创新活动。大三暑期,他申请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十周,学习用概率模式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日常带他的是一名博士生,一般只给些框架性的指导,更多地需要自己思考和动手。“导师是少年班毕业的校友,我随时都可以与他邮件联系,他总是在30分钟内就作答复,提出建议、给予鼓励。”戴晨光说,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高水平的科研,开题和结题都用英文答辩,“对我锻炼很大”。

“充实、平稳、节奏不错,”戴晨光这样形容他的大学4年,“我的大学比高中辛苦,身边的同学智商都很高,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勤奋,做聪明人里最勤奋的人。”他说,从他们班的情况来看,“勤奋的同学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班上49名同学,到国内外名校深造的近80%,直接就业的情况也很好。

戴晨光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喜欢书法、打球、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学习之外的他,青春同样精彩。

他小时候练过书法,这是他父亲为数不多的“关心”过的事情,还得过全国少儿书法一等奖。上大学后,他参加了学生社团“双馨书法协会”。“练书法能让人安静,有耐心。”戴晨光对自己的书法水平颇为自信,曾与同学们一起办过几次校园书法展。

即将离别母校,回首4年大学生活,戴晨光给出的建议是,除了“好好学习”之外,大学4年不能光读书,要多参加科技、文体等方面的课外活动。“科大在这方面的机会多,选些自己喜欢的,参加过就会有收获,会有一段不错的回忆。”另外,要对今后的发展早作打算,是准备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深造,或者参加工作,至少大三前要想清楚,否则临近毕业就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