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财经 > 正文

世界工厂遭弃 外资撤离 中国经济步入非常时期(图)

随着中国廉价优势逐渐消失,众多外资企业纷纷撤离。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前景可谓异常暗淡。但危机往往蕴涵着转机,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外资企业的离开,恰恰为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其实,任何国家实体经济升级,往往都是被“倒逼”出来的结果,即使美国也概莫能外。当然,这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无疑是异常艰辛的磨砺,更是实现涅槃重生必不可缺的经历。

外企撤资意味中国经济的廉价优势逐渐消失

如果说当前铺天盖地的“抗战神剧”将屏幕中的日本人打得“节节败退”,那在现实环境下,众多日资企业由于“侵华”无利可图,正在上演一轮真正意义上的“大逃亡”。4月1日,日资零售企业华糖华堂商业有限公司宣布,关闭其在北京的右安门华堂商场,这是继西铁城之后,日资企业从中国“撤退”的又一实例。

日资企业从中国撤资并非个案,近年来包括美国、韩国在内众多外资企业也纷纷从中国撤资,并且逐渐呈现加速态势。其中,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在华新设法人的韩国企业2006年为2,294家,2008年为1,301家,2010年减至901家,2013年减至817家,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锐减到368家。美国企业也在加速回撤国内。伴随外资企业撤离,海外资本也在加速流出中国。给中国大陆留下的是,废墟般的工厂,大量的失业群体。

从客观现实看,一些外资企业撤离的确是不能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表现。毕竟,中国当前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调整阶段。先前中国土地、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但经过30多年发展,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给条件正在改变,传统制造业投资相对饱和,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上限,如果外资企业不能根据变化作出新的调整,将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立足。

“过去中国劳动力便宜,让中国制造以低廉的价格享誉世界,但现在人力成本上升了,依靠廉价劳动力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摆在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选择就两个选择,一是关门倒闭,二就是撤离中国,寻找新的价值洼地。”

诚如这位分析人士所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环境环保成本增加,资源能源价格走高,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消失等因素。使得习惯于十几年来旧常态的很多外企很难适应新环境,这是撤离中国的重要因素。以劳动力成本上涨为例,不久前,中国31个省的人均收入排行榜出炉,北京和上海列前两位,年收入分别为4.3万和4.7万,制造业集中的浙江、广东、福建等地也都在4万附近,即使是河南以及西部的甘肃等地区,平均年收入也已达到2.4万。如果排除平均因素,如今在中国一般城市如果没有2,000—3,000元薪资是很难雇佣到工人的。

中国经济环境改变,尤其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是导致外资企业撤离的客观因素,那么,外企所属本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则构成主观原因。以美国和日本企业为例,由于日元大幅贬值、日元汇率走低,对日本海外企业产品在本国销售带来较大损失。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本国企业出口。这是日本撤离中国的直接原因。而美国企业从中国撤资,主要受到奥巴马中产经济学影响: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利用税收手段吸引海外企业和资本回流美国本土,推动国内制造业重新走向复苏。

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的严重失误,让中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被边缘化、空心化,这是外企制造业撤离的根本因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以出口导向为依托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遭遇卡阻,其实,这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确是千载难逢的契机,但中国政府出于“经济维稳”需要,通过“大水漫灌”方式刺激政府基建投资和房地产,不仅导致经济资源和产业结构严重扭曲,也直接引发国内通货膨胀高企。中国社会物价的快速上涨,推动人力成本和各种要素资源价格上升,严重挤压了包括外资在内众多企业的利润,同时也对经济结构转型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很多外资企业坚持到现在已属不易,试想,外部市场持续疲软、中国社会内需低迷、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众多外资选择回流也符合情理,毕竟,资本永远是逐利的。”一位观察人士称,而客观看,虽然外企撤离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为中国本土企业让渡出很大的市场空间,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准确把握机遇,以创新理念引领市场需求,很有可能获取成功。因此,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对于所有本土企业也是重大的战略调整和机遇期,关键在于思维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当然,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与配合也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实,任何国家经济升级往往都是被“倒逼”出来的结果。美国曾经也是制造业大国,资料显示,1976年世界上每100双鞋中,有53双是在美国生产,然而到了2006年只剩下1.5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制鞋业完全没落,在中国等发展国家“廉价战略”的凌厉攻势下,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美国企业悄然转型,朝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扩展,通过掌控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终端零售等领域站在“微笑曲线”的最高端,向全球市场输出技术、数据和品牌价值来获取利润。从这一点看,中国应当全力效仿美国,在逆境之下奋发进取,在自由市场环境和政府优惠政策扶持下,推动国内实体经济更高端领域迈进。当然,这对于中国政府和本土企业是异常艰辛的磨砺,更是实现涅槃重生必不可缺的经历。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