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财经 > 正文

亚投行火爆背后:西方看好的是习近平这个人(图)

英国宣布申请加入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基投行),正在带动更多的国家跃跃欲试。近日,欧洲官员们表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均已同意效仿英国加入亚基投行,就连韩国现在也声称要重新考虑不加入亚基投行的立场。到目前为止,这场争执已经重创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赛跑也成为了中美角力的序曲之一,为何这些西方国家要加入中国主导的亚基投行呢?值得注意的是,英法德意韩澳等国加入亚基投行并不意味着指望从该行贷款。就现实而言,这

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无视美国争相加入亚基投行,其目的在于希望谋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搭上中国崛起的顺风车,这也是西方国家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中欧关系进化史 变脸为哪般?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时期,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穷”字。更让中国感到困窘的是,中国图有大国之名,却无相应的实力。就事实而言,中国与美苏英并列为反法西斯“四强之一”,但是他们未给予中国平等地位。“四强之一”的帽子刚给中国戴上,其他三大强国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瓜分了中国权益,确定外蒙古独立。对日战争结束后,美国、苏联还分别在中国占有军事基地,英国则恢复了在香港的统治,此时的中国哪还有大国、战胜国的样子?

落后就要挨打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中欧关系也在中国风雨飘摇中缓缓地拉开了序幕。1975年5月6日,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关系。在近30年的时间中,中欧关系经历了一个冷热起伏的复杂变化过程。欧洲从一开始不承认一个中国,肆意会见达赖喇嘛,到指责中国没有人权,甚至因为中欧光伏产业纠纷,指责中国并要对中国采取惩罚性措施等等,中国一直都是被欧洲排除之外的存在。但是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到目前为止,中欧之间的双方贸易额从 1975 年建交时 的 25 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 1,772 亿美元。欧盟己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可以想象,中国正在以超过想象的速度在追赶世界的脚步。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频繁访问欧洲,期间多次强调要强化中欧关系及多极化世界秩序,与此同时还反复表示中国与欧洲是命运共同体的言论,这显然为中欧之间增加了砝码。与此同时,中欧关系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标志还有在经过20年后,欧洲正式解除了对华武器禁令,这就标志着中欧之间在武器方面可以进行自由贸易,这是中欧之间关系质的飞跃。此外,德国态度的转变也是中欧走暖的一个重要性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的对华态度的改变,是源于她看清了中国巨大的前景以及欧洲在经历欧债危机后的虚弱,而她的态度影响着整个欧洲,因为她才是现今欧洲的真正领导人。从长远来看,从中国的欧洲梦到欧洲的中国梦,中国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从短期来看,短短6年,从轮流见达赖到轮流“高规格”见中国领导人,欧洲国家的对华政策似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个世界变天了,以前是中国求着向欧洲开放,如今是欧洲争着向中国开放。

中国磁铁吸引欧洲加盟

英法德意之所以加入中国的战队,背叛美国“盟友”,绝不仅仅是为了亚基投行那一点点的利益,而这些欧洲老牌国家更不会为了一个新开张的银行而放弃一直以来的美国金融体系。笔者认为,英国是美国最铁杆的盟友,如果说它缺少独立思维能力的话,那么法德意却是一直保有独立的思维模式的国家,在现情况来看,英法德意代表了两种类型的国家,但是他们选择的结果是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中国崛起的速度与能力将会超越美国,而他们加入以中国为主导的亚基投行也正是认定中国的发展与未来。那么,中国的未来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谈。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中美经济此消彼长,中国稳坐火箭并拉动世界经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到2013年的34年,按照不变价计算的全球 GDP累计增长2.3倍;同期中国GDP增长21.4倍,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1.7%提高到12.3%。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出持续平稳增长的强大韧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此外,中国占全球的比重不断提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将持续增强。按照现有的数据来看,假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变,到20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可能达到15%,到2030年将达到20%左右。如果考虑到汇率升值和相对物价上涨,这一比重可能更高。所以,中国的经济虽然在进入放缓的节奏,但丝毫不会影响到它超越美国的步伐。而欧洲各国选择现在转向中国在经济上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其次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在国际大舞台上已经从配角转向主角,从参与者转向主导者。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上已经从参与者变为了主导者。中国一直都是资本输入国,因为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的落后,因而在外交方面也一直无可奈何的软弱。中国在联合国一直是毫无存在感的,也不愿意发出声音,例如在科索沃问题决议上,中国投弃权票,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趁机动武,中国投弃权票,在制裁伊朗上,中国投弃权票等等,中国常常在一些国际重大协议上选择不发声,也显示出了中国政府的无力。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也在稳步提升。随着各国领导人倾其所有的架势接待中国的领导人,中国的“高铁外交”和“基建外交”全球火热进行,国际各类型会议中国成为主要座上宾,一直到北京举办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英语: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缩写:APEC)中国主导,二十国集团(英语:Group of Twenty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简称:G20)上与美国齐头并进的大国姿态,中国已经彻底开始从参与国变成了主导国。此外,中国还在积极勾画“一带一路”和亚基投行的项目,这不仅是中国开始挑战以美国主导的布雷森顿经济体系,也是中国成为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开端。

对全球来说,中国的崛起是一种主流的趋势,中国超越美国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事实上,60年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预料到这个低调的坐在联合国座位上的中国今天可以与美国并肩。而英法德意等国选择亚基投行,事实上也就是在选择中国。而这一切都像一场赌局,英法德意曾经押注在美国身上,他们赢了,但是现在他们选择下注中国,这就意味着,他们看到了中国的能力,相信中国是一匹最有力量的黑马。

引领世界的习近平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中国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作为这台发动机的灵魂,就是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

习近平一上台就开始立规矩。在中国国内,他一上台用反腐给共产党立规矩,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立规矩,给中国人民立规矩,给中国政府立规矩,而现在他又开始给这个世界立规矩。他的亚基投行已经拥有了2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他的“一路一带”涵盖60多个国家,横跨五大洲;他的“高铁外交”的目标是让全世界奔跑着中国的高铁;他的基建项目是希望世界任何角落都有中国修的大楼,中国修的机场等等;甚至他主导的APEC也使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背后的新推手。可以说,习近平的大魄力,大气度,大手笔让世界为之一振,中国真的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

从西方的舆论评价来看,西方对习近平可谓是大加赞赏,比如,唤醒中国的习近平,中国的崛起是因为习近平的崛起,习近平是中国的缩影,是地区以及国际角色的坚定代言人等等。而最有意思的是,《纽约时报》曾刊登题为《习近平论具有中国特色的例外论》的文章,文章称,习近平尊崇儒家思想。不仅是孔子,思想家孟子和荀子,以及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言论都出现在他的讲话中。之前习近平还引用过韩非子的学说,这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倡铁腕治国。从这可以看出,西方看好的不仅是中国,更看好的是治理中国的习近平。

除了这些大的项目,大的战略以外,习近平还筹谋了一系列的外交关系政策,例如在中美关系上,习近平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不冲突、不对抗”为前提,寻求美国能尊重中国的利益和诉求,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而实现中美“合作共赢”的局面。这一积极的外交态度,大大缓和了中美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东北亚局势上,习近平积极与韩国展开经济上一连串的合作,跟朝鲜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和日本选择鞭打加主动的外交型式,这显示出了习近平对东北亚局势的掌控能力。而在南海问题上,他选择了利用经济合作上的慷慨来断东南亚各国挑起冲突的后路。另这一方面主动出击,不仅填海造岛,更是寸土不让,军舰海监船接连出现。习近平用智慧来压倒对手,用能力来换取尊重。

笔者认为,习近平不仅是中国领袖、是亚太领袖,更是全球领袖。当世界都在看向中国的时候,同时也在紧盯着习近平,这个中国乃至世界的舵手将引领全球驶向更宽广的彼岸,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值得一提的是,当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决定加入亚基投行的时候,也是他认为被美国抛弃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保的意识,而这些欧洲的领导人更是如此,西边不亮东边亮,转向中国更像是这些领导人自身的选择,而他们看重的并非是亚基投行,他们看好的是中国本身的发展潜力,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好的是中国背后的掌权人——习近平。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