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从卑诗英文省考 看中国学生的短板

          6月19号BC省英文省考已经落下帷幕。当天从学生处得到的反馈意见有天壤之别:一种是兴高采烈地描绘考试的详细内容和自己的应答策略。一种是垂头丧气,八方相告这次考试太难。而这两种截然不同反应的重点,聚焦在省考中的诗歌分析上。不得不承认很多同学根本就没有读懂诗歌的内容。而这次省考的第二项考核内容正是诗歌和一篇文章的对比性分析。在不知诗歌所云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这次省考的诗歌选择的是加拿大诗人Peter Trower的一首名为《道路通向何方》(Where Roads Lead)的诗歌。对诗歌的主题(Theme)的理解是诗歌分析的核心一步。而这首诗歌想表达的主题是:人生的道路中充满曲折和令人迷茫的不确定因素 (“they are circular, twisting back on themselves, like moebius strips”),无法断定道路究竟会将我们带向何方,但是“我”不会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I seek where roads lead into my mind and out as I move them through me and move along them ” ),即使 “我”身处迷茫的岁月(“the questioning days”),我决不放弃。诗歌是诗人成长过程中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这首诗歌就是要告知年轻人:无论人生道路如何曲折,永不放弃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这样看来,这首诗并不难理解。当我将上述的观点解释给我们的学生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强烈的认同。但是究竟是什么阻挡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现场出现这种无从下手的情况?首先,有的同学没有看懂诗歌中的比喻含义,例如, 诗歌中第一句的 “signboard、the rough、 vacant road”究竟指代的是什么?其实诗歌中修辞的理解比起其它的任务来说,还算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BC省教育局的教学大纲中分别对10和12年级英文中需要掌握的修辞有明确的规定。如果针对自身的短板来系统地学习,同学们就可以做到相对的自我突破。

        然而,诗歌中传递的文化内涵最难在短期内注入到我们的中国学生中。加拿大的价值观念一定会通过诗歌传递出来,而这种价值观正是我们中国学生的短板。例如,在历届省考诗歌中探讨人生幸福的因素时,会有几个关键字: “family, children, father, mother, daughter, son, simple life—”。也就是说,幸福的因素是家人、亲情、和简单的生活。这种幸福感与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无关。当诗歌中谈及给年轻人的人生指导时的关键词会是:“life journey, uncertainties, challenges, lighthearted, appreciation” 即“生活旅程、不确定因素、挑战、快乐、感恩”。诗歌的目的是告知年轻人在生活的旅途中会充满不确定因素和挑战,但是在步入旅程的同时,年轻人要学会勇敢地面对挑战,同时保持乐观、并学会感恩,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有所作为的青年。

        但是,作为年轻人的导航者—家长和老师,我们到底是谁造成年轻人的价值观念与这些诗歌中传递的信息之间产生偏差?我们的人生作为、人生道路和价值观念能不能促使我们的孩子以及周围的年轻人坚定不移地相信诗歌中的价值和主题?省考的题目中有70%以上的成绩来自于写作,同学们在考场上,就是一个个的小作家。但是,写作是基于对诗歌和故事中内容、修辞、尤其是主题,即价值观念的理解。我经常嘱咐我们的学生,理解诗歌首先要做到纯净心灵,并且大量阅读。因为,诗歌属文学,文学需底蕴,底蕴无速成,速成的首要是净化心灵。(作者:新航线英文学院   12年级省考课丁玫老师)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