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养老,我们哪有更多选择?

春日里的一天,朋友群发了一封邮件:我们玩得很好的一位朋友,要回国创业去了,大家给他饯个行吧!我和先生都有些纳闷,虽说这个世界永远都很忙碌,有人漏夜赶考场,有人解甲归故里,可是一个50多岁的人,平日里又不活跃,怎么会没有任何迹象地做出这个选择呢?

饯行的派对上,一向内敛的他一改往日的含蓄,拍拍这个的肩,握握那个的手,说的话,也透不出多少兴奋和期待。难道是有什么隐情吗?

他走后,我约他的妻子去健步,很自然地聊起他回国的事来。

原来我们这些移民海外的人,不仅对国内的家人报喜不报忧,就连对朋友,也不愿意用自己的不顺来打扰。这位朋友虽然是博士毕业,但因为专业不好,薪水一直不高。说起来他也是在著名的大学里做研究工作,可那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科研成果。

两年前,投资方终于决定不再投资他研究的项目,从那时起,他的工资就减半了。这中间他不是没有过打算:比如换工作,做特殊人才回国就业,怎奈所给出的条件和他所期待的有差距,所以今年年初,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国找人投资,自己创业,至于具体怎样开展工作,他却惘然没有头绪,而回去个多月,北上或南下,也并没有什么喜人的斩获。

时间转眼过去了几个月,有一天早上,做妻子的突然在微信群里说,父亲中风,她当日即返国照顾。说起来,她是家中独女,出国20多年,虽然每年都会回国探亲,可毕竟父母年事已高,没个孩子在身边,身体一出状况,找个可以依赖的人帮忙都难,更不要说精神上的巨大支持了。所幸她父亲及时抢救过来,但血压尚未稳定,心脏也有问题,所以原本说好的五天危险期已过,人却依然留在ICU继续观察。她一向同父亲亲近,看到这种情况,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恨不能多个手足来分担。

她虽买的是单程机票,可也不能逗留太久,这边工作不能丢,房贷要继续付,儿子虽然在读研究生,可男人会照顾自己的能有几个?这20多年,她因为出国不能常伴父母膝下,已经有诸多遗憾,如今遇到这种情况,唯愿能在人尚清醒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遗憾少一些;可是美国这边也放不下啊,丈夫的经济属于只出不进的情况,儿子的奖学金不过够生活费,房贷还差近50万未还。纵有尽孝的心,也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压力啊。

我劝她说,手足多也未必有用啊。中国现在出国的人很多,尤其大学里的,每次回国,看到的都是空巢现象,因为孩子都出国了。我妈妈有一次就说,一位老朋友同她讲,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他说,已经请假回来探病了,所以到他走的时候,是无法再请假参加葬礼的,因为怕失去工作。我父母家的邻居90多了,生了四个孩子,有的就在学校工作,但老人一个人住,一个60多岁的保姆长期照顾他,过年都不回去看她自己的老伴。老人的孩子平日里也不来探望,反正有保姆嘛,他们最多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我妈说,你看,养儿养女有什么意思呢?

我一位意大利裔的老师也谈到过类似的问题。他是第三代移民。他的父母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没读过什么书,为了供养他们兄弟二人,他妈妈年轻的时候要打三份工。她老年的时候得了痴呆症,一个人住在家里,两次从床上掉下来,摔断了肩胛骨。兄弟二人反复商量,最后只好把妈妈送去老人院。

在老人院居住的那段时间,是他们婚后见妈妈最多的时候,兄弟二人每日早晚轮流去看妈妈。所幸老人还记得自己的孩子,每次见到他,总是很开心,然后向他抱怨说,怎么从不见你兄弟现身来探我?他笑道,我猜她见到我兄弟的时候也会说同样的话。

人们常说,中国人是最孝顺的,会为父母养老送终,可现如今那种旧式的大家庭式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父母老了后,究竟是该跟孩子住,还是去老人院,相信不仅中国人要反复考虑,其他族裔的人也会面临如此的选择。

我那位老师最后说,关于孝顺父母,这实在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提起来就忍不住让人泫然欲泪。妈妈走后,他们也曾反复检讨当初送她去老人院的决定,可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那是最好的选择。他们要工作,她的生活习惯同他们又不一样,就算他们愿意迁就她,她自己也住得不愉快。然而话虽如此,如今回想起母亲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依然遗憾满满,每每忍不住泪盈于睫。

生命也许原本就是充满折磨和遗憾的吧?虽然佛说,这是一个婆娑的世界,婆娑即遗憾,因之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可是如果稍纵即逝的快乐要用如此的痛苦来换,那么索性不要也罢。

所以我对朋友说,既然你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就听从你的心,不要留什么遗憾。世间的事,原本就难以预料,不必有太多顾虑,走一步算一步,过好每一天吧。她静了半晌,然后回答,也只好如此了。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