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加籍华人落入“古董陷阱”:被福建农民骗了

两个福建农民,经过两年精心布局,用一堆铜锡合成假金器,骗了加籍华人林珊(化名)4万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何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批准逮捕。

笔者随后了解到,假古董金器诈骗竟已经形成一个地区的“诈骗产业”:从制造作案道具——假古董金器,到寻找被害人——收集名片、行业年鉴,到实施诈骗——电话联络,精心设局……各个环节都有专门分工,相互合作,自成体系。 加籍华人落入“金古董陷阱” 今年6月11日晚7时30分,上海站公安段民警值班室里来了一名中年女士,打开随身带的拉杆箱,金佛、金狮、金狗等数十件金器展现在民警眼前。“这些金器都是假的,我被骗了4万多元。” 该女子名叫林珊,加籍华人,现任中国加拿大某交流协会会长。 两年前,她认识了在广东当包工头的陈永来。一天,陈永来告诉她在工地上发现了许多金古董,想把金古董转手卖给她,让她带往境外交易。 6月8日,林女士专程飞到上海。陈永来便委托一个名叫吴耀宗的同乡,将41件元宝、佛像、金狮等古董金器带到上海某酒店,与林珊进行交易。 “我亲眼看见他从金器上剪下一个角,在随身带来的卡式炉内煅烧,金子的颜色没有变化,确信是真的。我又拿到南京路老凤祥金店鉴定,含金量为99.9%。”林珊于是付给了吴耀宗4万余元押金。 “但是,事后当我把其他金器再带到金店里检验时,却被告知全是假的。”41件金器全都不含金。 警方按照吴耀宗留给林珊的电话拨打过去,却被告知已经关机,陈永来也早已“查无此人”。经过数天侦查,上海铁路警方终于在一高档居民区内抓获了吴耀宗。在其暂住屋内,警方不但缴获了大量的假金元宝,金狮,金佛,还发现了很多印制名片的底板。


吴耀宗供述,他本姓何,而林女士口中的陈永来则姓吴,两人都是福建某县的农民。吴某在2004年通过越洋电话结识了林珊。“吴某告诉我,林珊是知名人士,有钱又有名望,将假金器卖给她,成功率比较高。所以从两年前开始,吴某就经常和她电话联系,直到林珊真正将其当成朋友,去除了戒备心后,我们才开始谈黄金交易的具体细节。” 今年6月,林珊来到上海,何某提出41件金器要收定金40万元。为增加可信度,何某自己还购买了两块总重近10克的真金块。在林珊查看时,即用障眼法,假装是从金器上割下的金块。 林女士决定收购这批黄金,但声称身边没有这么多现金,并提出要去金店检验全部金器。何某怕夜长梦多而露馅,便答应了检验的要求,但要求其支付4万余元定金。在收到定金后,何某便逃之夭夭。 联系社会名流 放长线钓大鱼 一个是社会名流,一个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二者是怎么发生联系的呢? 在警方缴获的部分证据中,笔者发现了几本厚厚的行业年鉴、国外名人录以及一本笔记本。警方告诉笔者,这些就是何某他们作案的工具。这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和外籍华侨的个人信息,之后,采用全面撒网的方式拨打越洋电话,通过交谈确定有无“发展空间”,并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最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行骗计划。 笔者在何某的笔记本上,看到有“某公司总经理费先生6月底回上海”的字样,何某说,这是下一个赚钱的“目标”,还在准备中。 何某告诉警方,吴某并没有见过林珊,最初只是从名人录中找到林珊的名字,发现她是加拿大华人圈的社会活动家,在广东、福建一带均有投资项目。于是吴某便从广东打越洋电话给林珊,以老家同乡的名义,最终打消了林珊的防备心理。 据何某交代,由于吴某和自己都是福建人,于是作案的对象也都找寻祖籍南方的人士。“因为我们都是南方口音,容易骗出对方的同乡情结,对他们自称是同乡也不会有所怀疑。” 被害人林珊则告诉笔者,她虽然身处异国,但很想帮助家乡百姓早日致富。所以,当吴某以老乡身份找到林女士时,她非常爽快地认可了对方,并一直保持着联系。


与普通的诈骗案不同,此案何某和吴某经营了两年。“我们不急于求成,而是放长线钓大鱼。”何某告诉警方,社会名人、知名企业家的层次比较高,对陌生人有防备心,因此,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先去和他们交朋友。 几年的“友情”让林珊深信不疑,不远万里从加拿大赶到上海。“开始时,我们并不与林珊见面,故意拖了几天之后,在林珊急切的恳求下,吴某才让我来和她见个面。”何某说,“这时林珊已经不问金器的出处,只求能早点见到金器,完成交易。”在吊足了林珊的胃口之后,两人才真正张开蓄谋已久的诈骗网。 形成“诈骗产业链” 据何某交代,过去在老家也常有一些店铺专门生产假金器,主要是作为工艺品专供村民烧香拜菩萨时用的。“但后来有人当成真金器卖了出去,赚了很多钱。于是假金器的需求量就猛增,市面上随之出现了许多生产、出售假金器的店铺。” 经了解,犯罪嫌疑人何某所在的福建某镇,2000年,仅有10余家制造假金器的店铺,到2003年就发展到200多家,目前已达500余家。据何某交代,这些店铺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自称是工艺品,公开出售,明码标价,政府有关部门也无法制止。制造假金器成了当地支柱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些假金器的外观造型、比重完全是模仿真金器来设计制造的。因此,当这些“工艺品”被一部分人大量收购后,就成了一种行骗道具。假金器制造商尽可能地达到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否则就没有销路,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的配合。 警方调查后还发现,当地还活跃着另外一群人,为骗子们提供“情报”。这伙人的具体任务就是到全国各大城市,专门负责收集“铁板”,即印刷厂里制作名片的印刷母板,由此获取企业老总、社会活动家的联系方式。他们一般将收购来的“铁板”依照名片的“含金量”不同,标上不同价格作为“联络资源”出售给最终实施诈骗的团伙。 而诈骗团伙就根据“铁板”上的资料,挨个打电话联系名片主人。有联系价值的,再由专人联系见面,实施犯罪。 据警方侦查,在何某的家乡,已经形成了一个“古董金器诈骗”的“产业”。“从生产假金器、物色被害人、实施诈骗等,都由专人分工完成。”警方表示,目前,以这种形式为主要作案手段的犯罪活动,其踪迹已遍布全国。目前各地已发生了多起作案手法类似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超过数千万。 警方分析说,一些人受骗的原因一是太过轻信,二是不懂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古墓葬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归国家所有,即使是在建设工程中无意发现,也必须报告文物行政部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哄抢、私分、藏匿。因此,骗子们编织的谎言本身就是海市蜃楼,如果被卷入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够绷紧法律这根弦,再美的谎言也无法蒙蔽双眼。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