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千万别不放心上:精神病离你有多远?

在加拿大,精神病患者杀人事件时常发生。嫌犯因患有精神障碍而免于刑责的情况,更是常见。近年来就有三起最为引人关注的精神病人杀人案,分别发生在曼尼托巴省、魁北克省和卑诗省。

在加国精神病患者杀人事件中,最为华人群体熟悉的,是发生在2008年的曼尼托巴灰狗巴士杀人案。在此案中,华裔移民李伟光在搭乘灰狗巴士从埃德蒙顿前往温尼伯的途中,将身旁的一名22岁白人乘客McLean杀害,并砍下对方的头颅,将其肢解,撕咬其内脏。

在审案过程中,一名司法精神病专家向法庭表示,李伟光在2005年就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在杀人的过程中,他处于精神紊乱状态,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相信自己是在自卫,是遵循上帝的命令。法院最终在2009年判决李伟光无刑事责任,将其送至精神病院,并在此后每年对其做一次精神健康评估,以决定他何时可以重返社区。这一判决结果在加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受害人的母亲指出,现有的法律应该被修改,让精神病患者承担必要的刑事责任。2012年,马尼托巴省的刑事审查委员会裁定,李伟光可以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入社区。

2009年发生在魁北克的心脏病医生手刃两名年幼子女事件,也以案犯无刑事责任告终。38岁的内科医生图科特(Guy Turcotte)在与妻子婚姻触礁后,杀死两名子女。2010年,他被裁定无刑事责任,被羁押在满地可的一间精神病疗养院中。

与魁北克的这一案件类似,2008年,卑诗省一名精神病人肖恩邦(Allan Schoenborn)杀死了自己的两名子女,却被判为无刑事责任,并被送入高贵林精神病疗养院,每年接受一次审核评估。

此外,今年6月被控杀害母亲的多伦多华裔男子陈建文,近日也通过律师向法官申请做案发时的精神评估。可以说,即使是在加拿大,精神问题也俨然成了犯罪牌照,令受害者的亲友心寒,也令许多人不安。在接二连三的精神病患者杀人事件面前,越来越多的公众呼吁加拿大改革相关的司法制度。

除了杀人事件之外,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在本地也时有发生。去年,温哥华Downtown街头某咖啡馆内,就曾有一名长者在清晨喝咖啡读报的时候,遭精神病患莫名刀捅。根据温哥华警察局在2008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报告,在警方接到的报案电话中,超过1/3的事件与精神病患者有关。在温市中心东区,几乎平均每两个报案电话中,就有一个涉及精神病患者。

法庭方面,卑诗省司法评估工作小组(BC Justice Review Task Force)的一份街道犯罪情况报告指出,每天大约有35-40名不同患病程度的精神病患出现在温哥华的省级法庭,精神病患的犯案内容大多为$5000以下的盗窃、人身攻击以及违背法院指令。

在卑诗省的监狱里,精神疾病也长期泛滥。200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本省监狱中有30%的服刑犯人患有物质成瘾疾病,另有26%的犯人被诊断患有精神紊乱。从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患精神疾病的男犯数量上涨了71%,女犯则上涨了61%。

未能得到妥善救助的精神病患,不仅有可能对社区安全造成威胁,他们自身的安全也难受保护。2012年1月初,一名女性精神病患者走失,直至3月中旬,她的尸体在Pacific Spirit公园的灌木丛中被发现。

免刑责审判 左右为难

一方面是受害人亲友和公众对精神病患与自己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中的恐慌和不安,呼吁加拿大司法改革;一方面是惩教组织呼吁政府和民众正视精神病患,给予他们治疗、康复和重回正常生活的机会。在面对Bill C-54时,这两种声音一直争论不休。

Bill C-54又称“无刑事责任修改法案”(Not Criminally Responsible Reform Act),法案要求刑法委员会在审核精神病患是否可以免于刑事责任时,须将公众的安全放在首要考虑位置,并保证让杀人但被免于刑责的精神病患不至于轻易获得假释。一般来说,审查委员会每年都会对被送入疗养院的精神病犯人做评估,但是新法案允许委员会在三年内不考虑患者的假释要求。此外,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也将得到法庭和审查委员会更大程度的考虑。这一法案由联邦司法部长尼克森(Rob Nicholson)在去年提出,并于今年6月19日通过下议院认可,现已递交给参议院做进一步研究。

担心精神病患离开监狱或疗养院,回到社区后再次犯案的民众,对于此法案的通过自然是非常欢迎。但是惩教服务组织和精神健康组织则非常担忧,在他们看来,这一法案的通过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惩教组织的研究员萨珀斯(Howard Sapers)表示,Bill C-54将会把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送进监狱,而不是疗养院,导致他们的病情加重,患病人数扩散。也有许多心理健康团体担心,这一法案加重了精神病患的耻辱,加深了普通民众对精神病患的恐惧。他们表示,法律应该帮助受害者,但也该考虑惩教组织的意见和协助能力。如果精神病患无法得到妥善的治疗和安置,这一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而言的不安因素就无法得到真正解决。免刑责审判的尺度拿捏,的确是一件令司法人员和立法者头疼的问题。

患者频频走失 疗养院饱受争议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70年代在美国上映的著名电影。片中的男主角为了逃避监狱生活而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后,给医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和改变,最后他联合病友,逃离疯人院。

现实生活中,“飞越疯人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最近几年来,高贵林的一家精神病疗养院由于病人走失而多次出现在报刊媒体上。这家Forensic Psychiatric Hospital在过去的3年里,已有42名病人走失,其中,2010年有20人走失,2011年有17人,2012年有5人。精神病患走失令周边社区颇感担忧,万幸的是,在走失的病人里,有41人在24小时之内返回医院或被寻回,但有一名在2012年5月走失的病人,至今不见踪影。

高贵林区域中的几所精神病疗养院都颇有年头。Forensic Psychiatric Hospital所在的Colony农场,与精神病患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Colony农场主要为位于新西敏的省级精神病疗养院提供食物。由于病人数量越来越多,在1904年,省政府在高贵林购下了约1000亩的土地,开发成一间新的Riverview Hospital。

这次收购也包括了南边的Colony农场。一开始,这里只有大片的临时收容所,1913年,政府修建了正式的医院大楼,形成颇具规模的疗养院。Colony农场也逐渐成了Riverview疗养院的专属食品提供商。收成最好的时候,Colony农场能够年产700吨粮食,20000加仑的牛奶,主要劳动力都是Riverview疗养院的病患。这一农场在当时还是本地的出名景点,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不过,农场已在1983年停止运营。

从普通农场,到精神病疗养院专供农场,Colony农场与精神病患的关联可谓源远流长。也正是因此,在1997年,当政府计划建一所新的精神病疗养院时,Colony农场成了首选地点。这正是后来不断有病患走失的Forensic Psychiatric Hospital。

精神病疗养院的开办,给周边民众带来的困扰和担忧早已不是新鲜事。其实,早在Colony农场成为疗养院专供农场的20世纪初,周边的原住民社区就对此表达了极大的担忧。对于住在农场附近的原住民来说,病患逃跑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家后院的事情。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张,普通人社区与精神病疗养院的距离也越来越小。

多个精神病疗养院为何选址在高贵林?在院方看来,坐落在Lougheed高速路和菲沙河之间的医院,借着依山傍水的宁静环境,为病患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院方表示,大多数病人的病情在此得到了改善,并最终安全离开了疗养院,平均治疗时长在3年。医院目前有190张病床,对病患设立6个等级的人身限制级别。例如,0级的病人只能待在自己的小病房里,1级病人可以在两名员工的看护下,在特定区域内活动。

不过,更多的民众可能关心的并不是病患多久能够痊愈,而是关心自己社区的安全。面对各式各样的精神病患,疗养院里有专职保安吗?答案是,病房里没有保安。但是在Forensic Psychiatric Hospital工作了11年的Brink医生表示,护士和医院职工都接受过训练,能够处理暴力事件,制服疾病发作的病患。员工们甚至配有个人警报器和双向对讲机。一旦有情况发生,病房区域外的保安能够迅速获知并赶到现场支援。

但这些并不能打消人们的顾虑。不止是周边社区居民,曾有一位市议员提出,精神病疗养院应建在洛矶山脉中,或是在一个岛上。毕竟,精神病患走失的情况一直在发生,哪怕只有一个走失病患,也会给周边社区带来无限的不安。一方面,社会呼吁人们给予精神病患理解和尊重,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坐落在绿水青山的城市边缘的精神病疗养院,仿佛一个个灰色地带,一座座禁闭岛。精神病疗养院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危机感,与尚在研究和完善中的“无刑事责任修改法案”一样,至今充满了未知。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