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名校校长:人情择校是负担 曾回家不敢开灯

  你感到最幸福的是什么时候?拿这个问题来问南京市民王先生,他一定会回答,是6月28日下午得知儿子摇中游府西街小学的那一刻。

南京名校校长:人情择校是负担

  “之前一年就开始托人帮忙,没戏。现在不花一分钱,直接就能上,就像中大奖一样。”幸运的不止王先生一个,往年甚至回家不敢开灯、招生季不敢开 机的校长们也松了一口气;被亲友认为有门路的人也不用再头疼……上学这点事儿,搁在阳光下,反而变得清清楚楚,再也没了那么多的纠结与不甘。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鹿伟 顾元森 付瑞利 徐萌 见习记者 杨菲菲/文 赵杰/摄

  家长

 

  摇到像“中奖”,没摇到也淡定

  摇到名校,家长感觉“像中了大奖”

  今年,王先生的儿子要上小学了,一年前,他就开始忙活。他托关系找到教育系统的朋友,可对方一直没答应,这让他心里没有底。

  “孩子上学是大事,我得多找几条路。”王先生说,后来,他又找了个“有关系”的同学,对方一张口就是“三五万”。

  “我倒不是心疼钱,就怕有钱也办不了事啊,最后耽误的还是孩子。”王先生说,随着6月份的临近,他越发纠结,头发一把把掉。

  两个月前,一条新消息传来,事情仿佛更纠结了,“今年特别严,谁都没办法。”被请托了的朋友悄悄回复,“领导也不行。”

  摇号临近,王先生的家里充满了愁云惨雾,王太太每天晚上要吃了安眠药才能睡觉。王先生觉得,儿子的名校梦,肯定是没了。

  报名时,王先生几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填写报名表的。他为儿子报名游府西街小学,该校有62个名额,但报名摇号的有900多人,“肯定是没戏了。”王先生心想。摇号的结果,当天下午就出来了,王先生颤抖着输入了儿子的信息,“没想到,居然摇上了。”

  “感觉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再想起当天的情景,王先生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周围的同事也都不信,确定了之后,都让我请客。”

  不过,王先生毕竟是幸运的,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运气。“现在想想,当时大家争得头破血流,其实都不容易。”王先生感慨。

  摇号没中他“认了”,但“办法”还得继续想

  今年,南京市民李先生就是“大多数”中的一个。今年他的女儿小升初,他已经准备好了择校费,但这笔钱,却交不出去了。

  在女儿上五年级时,李先生就开始“运作”择校,他甚至已经找好了学校,学校的校长看了成绩单,也愿意接纳这个成绩还不错的女孩。不过,谁也没想到事情的发展。今年“严控择校”的消息,让计划被改变了。每一个当事人都告诉李先生,“今年很难办。”

  6月,目标学校拿出空额供摇号,李先生只能把宝押在摇号上,他一边祈祷一边为女儿报了名。非常遗憾的是,他的女儿没能被摇中。经过这大半年的折腾,李先生认了这个现实,但依然感慨颇多。

  他认为要实现教育公平,仅仅堵住择校这条路还不够。学生家长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满足家长们的这份期望,“如果家门口的学校还说得过去,我就不这么累了。”李先生说。

  人情

 

  手机敢开了,也不用玩“失联”了

 

  校长:人情择校是负担,曾回家不敢开灯

  以往每到招生季,名校校长成了各方追逐的热点。南京一所热点小学的校长说,往年每到招生前,她最怕的就是接电话。“有些可以推掉,但有些推不掉,有时候回家都不敢开灯,像做贼似的。”这位校长苦笑着说,“现在总算有理由了。”

  说起今年南京市实行的招生新政,火瓦巷小学校长杨毅静很有感触。她说,“政策规定明确了,学校校长的压力小多了,各方面打招呼的人的确少了。”杨毅静说,今年还有一个现象让她印象很深,即家长们的选择更加理性,不再一味追逐名校。

  南京市鼓楼区一所热点小学的校长承认,以往他同样会接到不少打招呼的电话,打招呼的往往都是请托人辗转找到他的熟人,或者是各个相关部门的领导,接到这种招呼,“(事情)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

  说到今年的招生新政,这位校长口气轻松了不少:“递条子、打电话打招呼的少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政策。”他说,今年遇到向他打招呼的情况,他 一律回绝,“因为政策卡死了,我就说教育局不允许。”他说,虽然打招呼的少了,但因为今年是南京市第一年实行这么严格的新政策,有的人还是抱有一丝希望, 对这种情况,他坚决说不。

  官员:往年招生季不敢接电话,甚至玩“失联”

  “往年五六月份,轻易不敢接电话,有的时候不得不关机,玩‘失联’,今年就不一样了。”提起择校,南京一位局级干部深有体会。

  他坦言,往年招生报名前,确实有不少人打电话找他,希望他能帮忙找关系、写条子。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文表示,严禁中小学生择校,可家长们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哪怕家门口就有不错的学校,还是拼了命想把孩子送到名校去。

  “为人父母,我能体会到他们焦急的心情,问题是,我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名额,还是要托人找人。”这位局级干部“吐槽”说,有那么一段时间,手 机一响,他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的电话,都不敢接听,多半是来找关系上学的,并且大多不好意思回绝。”

  有的时候,电话太密集,无奈之下,他不得不玩“失联”,装着电话没接到。

  今年,摇号的政策公布后,这位局级干部轻松了不少,至少不用再担心接电话的问题了。“因为要公开摇号,找谁都没用,电话我也敢接了,只是要花点 儿时间跟对方解释一下今年的政策,请他们理解。”他坦言,其实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结果,家长不用再像以往一样,四处奔波托关系,可以专心致志忙报名摇号; 学校、教育部门的人则可以集中精力搞教育,做大并且分好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而他则可以安心工作,不用再为接电话、找关系这些事情烦神了。

  “希望摇号政策能坚持做下去,这样我们也能清静不少。”这位择校当事人告诉快报记者。

  现状

 

  严控择校正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很多家长不再择校, 普通小学生源“回流”

  丁先生的儿子今年要上小学,本来他还想让儿子参加游府西街小学的摇号,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几率太低了,而且,火瓦巷小学是游小的加盟学校,教学质量也不错。”丁先生说。

  对此,火瓦巷小学校长杨毅静告诉记者,游小各个联盟校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提升很快,这与区里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是分不开的。该校与游小本部不但有师资方面的流动,在平时的作业、活动方面都有交流、沟通,甚至一起做。

  “今年我们学校学区的孩子,很多都没有参加名校的摇号。不但如此,回流本校学区的孩子反而增加了不少。”秦淮区双塘小学校长成剑告诉记者,其实 从前年开始,该校学区内的孩子“回流”的就多了起来。因为在今年新政策实施前,秦淮区对于择校生便管得比较严格了。成剑说,去年他们做过统计,该校学区内 的孩子巩固率超过91%,今年的数据还没有最后统计出来,但目前统计的这一数字达97%,也就是说,100个该校学区的孩子,只有三个选择不在本学区就 读。

  成剑分析说,近几年,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了,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了,生源也均衡了。反过来说,生源均衡了,也会促进师资力量均衡。

  这也是在倒逼政府“办好每一所学校”

  “各种特长生不收了,也不准择校,大家凭本事上学。”玄武区一位小学校长说,她认为严控择校促进了招生公平。但同样给校方提出了新课题,“摇号面积扩大,带来了学生生源的不确定性。作为教育者,要适应这种变化,教育方式方法也要随之变动。”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有的家长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理解,但我们应该看到,严控择校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教育公平的趋势。”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庄芸说,当然这也是在倒逼政府办好每所学校,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满意的学校,“这需要我们把学校办得更好,包括校长的配备、学校整体的发展等等。”

  庄芸介绍,由于政策宣传到位,舆论环境也非常好。整体来说,大家还是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教育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有些想找关系 的一听大政策在这儿呢,所有人都一样,按规矩办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她认为,这对于校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是一种解脱。

  庄芸说,教育公平将来最终的理想状态,就是实现零择校。要做到这一点,民众要理解,政府官员也要支持。

  专家

 

  电脑摇号是一种“兼顾”的办法

 

  把教育放在阳光下, 逐渐达到公平

  谈及今年南京的电脑摇号,资深教育专家、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竖起大拇指,称南京的做法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个很不错的探索。

  成尚荣说,义务教育是使每一个适龄的少年儿童接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这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政策的要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就近入学的每所学校还没有达到均衡状态,有的家长还有让孩子上更好学校的需求。

  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怎么解决?成尚荣说,从表面上看,电脑摇号是一个过渡的、兼顾的办法,“满足一部分家长对择校的需求,而通过电脑派位来 分配空余学额也是比较公平的办法。”成尚荣解释,热点学校拿出空余学额来摇号,给谁呢?“过去是给有钱的、有权的,造成了不少黑箱操作,现在把机会留给所 有报名的人,把黑箱敞亮了,逐渐达到公平的要求。”

  成尚荣说,对于热点学校来说,它的占地面积和资源是有限的,但人都往里面挤,学校规模不断膨胀,是达不到标准化要求的,如今统一摇号了,迫使热 点学校缩小规模、尽量达到标准化的办学标准。对于一般学校来说,原来优质生源全集中在名校,如今控制择校了,一般学校甚至薄弱学校也能得到较好的生源,也 能追求办得更好。

  摇号的终极目标是办好每一所学校

  有家长质疑,为什么不把家门口学校办好了再搞摇号呢?成尚荣说,人们看得到的是电脑摇号已经做起来了,看不见的是均衡优质资源也正在进行中, “现在看来,南京通过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共同体办学等方式,一些学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均衡程度已经开始显现,但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中间有一个 过程。”

  成尚荣说,若等到均衡优质资源先做上来再实施摇号,那么不公平、择校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对教育发展、社会并没有好处。而且,电脑摇号和优质资 源均衡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电脑摇号能加快优质资源均衡,而优质资源均衡又会缩短摇号的过程,“两条线必须同时进行,等不得。”

  “电脑摇号只是个过渡办法,终极目标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资源均衡,逐渐达成教育公平和教育的现代化。”成尚荣说,只有办好每一所学校,办好家门口学校,才能最终消除择校。

  评论

 

  教育改革走向新常态

 

  现代快报评论员 伍里川

  发轫于今年6月的南京“全城摇号”,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制度性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

  往年可能需要四处找关系、写条子,孩子才能上名校,但今年,不少普通家庭的子女,只需“摇一摇”,就能实现梦想。改革,只有让即使最弱势的人群,都有机会竞得“金苹果”,成为受益者,才是真改变,才有说服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系统的子女同样一律不准择校。这个口子扎得严,扎出了“公平”二字。改革,最难的是制度设计方让渡利益、自我割肉。

  当固有利益藩篱很坚固时,教育改革不可能向深水区推进。当上名校的机会被条子、关系、利益所把持,并且表现出一种惯性,这是最可怕的格局。被非正常因素挡在门外的人群,当然抱怨“黑箱”的存在。

  摇号,不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但在眼前,它却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不分人群,谁都可以为梦想摇上一摇。

  以“全城摇号”为印记的招生改革,是必须进行的“砸墙”之举――打破利益藩篱,引入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让更多的人,包括弱势群体享受 到改革红利。教育资源均衡,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机会均等。“门票”还是原来的“门票”,但氛围大不同。这对培育人们对于教育改革的信心,非常难得。

  与此同时,南京此次招生改革的另一亮点是,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持续努力与“全城摇号”并行不悖。

  在很多人为子女进入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名校而欢呼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放弃摇号,选择学区学校。当身边的学区学校办得也很不错,又何必只走摇号一条路呢?

  这种多元选择的局面,正是由南京的教育改革所推开的――近年来,南京名校合并、托管之举,令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有了初步成果。

  “摇什么号,我自己家附近就有好学校,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这么想,大部分人都认可的话,我们就能打90分”,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的这番话,点出了南京教育改革的“机巧”之处:摇号是权宜之计,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是永久方案。

  在“先均衡还是先摇号”的争议声响彻教育领域的今天,“均衡”和“摇号”同步走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智慧。引导学生上学区学校,靠“拽拉”是不行的,把学校办好就是“活广告”。南京不缺非名校“逆袭”的例子。

  教育招生改革,容不得等一等,容不得左右为难,越早破题,越早占得先机。在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足、相关矛盾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全城摇号”是一种及时的“变招”。这对消除不公、化解矛盾,很有帮助。它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顺利推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教育需要改革的新常态,而改革本身也即是教育的新常态。教育领域的改革历来敏感而复杂,任何动静都可能会引来纷争。关键是认定正确方向,丢弃利益包袱,大胆推行“硬招”、良策,不为杂音所动。

  改革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此番变革中,难免有“躺箭”者,如有人以为按过去套路操作上名校板上钉钉,如今却“失策”;而摇号也必然产生被淘汰者……怨言不可能消失,但要让教育改革“回头”,却没有可能。向“公平”“法治”发力飞奔的改革者,根本停不下来。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