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表送出去之前要好好复核 做好税务资料的蒐集和保存:
据说通常有20%的查税案例是因为有人告密检发而来,其余也有很大的成分是当事人报税时的疏忽所致。别人在背后放冷箭也许防不胜防,但报税时填写清楚、交待完全,平常资料及记录保留完整,却可以操之在我。如此做一方面可减少被查税的机率,另一方面即使被查税,也可安然过关,至少可将杀伤力减至最低。
自雇者须保持合理利润 费用报销不浮滥 审慎处理员工离职:
在个人税查税中,通常自雇所得的人被查税的机率会较高,也有一些个人查税是由其所拥有的公司查税先发动,然后波及个人。企业查税往往针对各行各业,税务局的目的之一是产生一种吓阻的作用,以警惕同行大家都得「守规矩」,但是仍有一些行业被查税的机率高一点,例如地下经济较活跃的建筑及装修业。
企业查税对象在筛选时,很可能会参考企业之收支比率在同业间是否特别不合理,还有支出的项目在所属之行业是否不常见。譬如牙医诊所却有巨额的汽车费(因为牙医一般是不常出诊的),经营便利商店却有很多的差旅费,都会引起税务局的怀疑。因薪资之处理不善,尤其是离职员工在请领失业津贴时与雇主有争议并举发,而由人力资源局将相关资料移送税务局,税务局很可能由薪资查核(payroll audit)扩大为整个企业的查税。
别漏报任何报税凭单或所得
有些个人查税也往往是由于税务凭单少报而引起的。你知道我们薪资方面之T4,投资所得之T3、T5、T5013等,都有一联在税务局。税务局在每年忙完税务季节之后的七、八月开始,就雇主或金融投资机构交来的T4、T3、T5、T5013根据其上的社会保险卡号码与当年度纳税人所申报者核对,有漏报、少报之情形,税务局先给纳税人说明的机会,若无合理的说明就会进一步追讨。如果你的投资分散在许多金融机构,每年报税时要数点是否都申报齐全了。也许前一年的报税档案调出来看看,检查一下有无遗漏。有投资证券的人,每次出售应将售价、成本、佣金等详细记录下来。
年年準时报税
有人说不被查税的最好方法是根本不报税。因为税局如何去查一份根本不存在的税表呢?是这样吗?不是的。为甚么?税务局每年都发出许多信给民众,要求报税(request to file tax return)),这证明税务局知道那些人没报税。如果被抓到了除了要缴税,还可能加计利息、罚款,严重者需要坐牢。而且大家要知道,等税务局发出「要求」信才报税,很可能已被税务局密切注意了。所以最好每年準时申报。若你前几年没报,考虑看看是否自动先行补报,别等税务局来「要求」你吧。
前后年度要一致
报销的费用扣抵要合理,而且费用的发生必须与赚取所得有关。报销个人性的费用是税法所不容许的,若你今年突然有一项比较大的支出,要準备好税务局可能比较关切。
比较前后年度所得税申报及财务报表而有巨幅改变,尤其是所得骤降,或不合理开支遽增等,都容易引起税务局关注。但千万别因以往有些所得未好好申报,就一直错下去,应该尽快更正,也应考虑「自愿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