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富人移民深度分析:难言的寂寞

青山绿水、豪车大宅、操着一口地道伦敦腔的白发英国管家;又或蓝天白云衬托的阳光海滩;又或乘游艇泛舟海上;又或漫步于壮丽的群山与碧蓝的大湖;灿烂的星空下,在别墅的庭院里举办篝火晚会……

诸多来自美剧和好莱坞电影里元素,可以帮助国人勾勒对海外发达国家生活的想象,对于能够掏出几百上千万移民的富豪们,自不待言,应该能在国外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对于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多年来,公众也已从许多关于留学生、偷渡者亦或一部分技术移民的报道中了解到,海外乃至发达国家并非绝对的天堂,华人在那里的生存都有自己的艰辛和酸楚。

但是毕竟这些人不同于那些走“投资移民”道路的富豪,富豪们的海外生活,理应和许多移民前辈大有不同。

从某种程度上,这没有错,同样是前往海外,钱包里有一堆私人银行卡和过去怀揣全家东凑西借拼起来的几百一千美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生活。但是也不意味着有钱人到了国外就有多么优越的生活。

寂寞的异乡

“最好的,都在远方和想象当中。”这句话来自一位曾移民加拿大的年轻人大骐,他谈起多年的国外生活,意味深长地说起这句话。

在加拿大的法语区蒙特利尔,大骐也曾住着大宅,开着好车,享受着加拿大悠闲而固定的生活。房子自然比国内的大,如果在北上广深,也不是简单的有钱就能买得起那么大的,车子的性价比很高,同样的车可能国内贵出一倍。无论是人文自然环境,还是物质供应,一切都挺好的。但唯一的问题就是“孤寂”。

好山好水好寂寞,好烦好乱好热闹。这句戏言是在海外华人界用来总结国外和国内生活差异的。华人移民国外,无论年轻年老,有钱没钱,孤独这一关是注定难过的,只是程度高低而已。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经济压力的话,年轻移民者的普遍生活就是整天自己做饭,看碟,然后固定和几个朋友到家里聚聚,玩玩“三国杀”,打打游戏机,养养猫狗。

看似不错,但和在国内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地方一呼百应,每天“局不断”、“新鲜事不停”的生活相比,确实有一种难言的寂寞。

对于万青(化名)来说,在“大温”(温哥华)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早上睡到起床,悠闲地在家吃个午饭或约朋友饮个茶,下午见见朋友,下午茶,偶尔理个财,逛个街,约个晚饭,看个电影,回家。万青是一位再典型不过的白富美,父亲是上市公司的老总,自己年纪轻轻已经名下有10多家企业了—当然是挂职的。即使是在作为世界前沿的中国第一大经济城市上海,万青也是上流社会交际圈的一员,可谓“名媛”。

“不愁钱,不爱夜生活,喜欢宁静的话,绝对还是喜欢呆在加拿大。”当被提问喜欢呆在上海还是加拿大时,万青毫不犹豫地这样回答。

不同的圈子

2013年大热的电影《当北京遇上西雅图》可以说比较经典地勾勒出两位不同阶层的中国移民,吴秀波扮演的郝志,在国内是医生,移民到美国无所事事,只能靠打打散工度日。汤唯扮演的文佳佳,是一位国内富豪的女友,可以理解为白富美,在美国生孩子之余,同样无所事事,一味地享受生活。

郝志和文佳佳其实很类似两种不同的移民,前者是类似技术移民,主要都是具有一点知识技能和文化层次的中产阶级,后者是典型投资移民,无他,钱多。他们两人都无所事事,但最本质的不同在于,郝志在国内是属于标准中产的医生,有尊友,有技术,有社会地位,但到了美国这些全部都化为乌有了。而文佳佳在国内是只沉浸于物质生活的有钱人,到了国外,以后除了环境发生变化外,这种生活本质并没有差距。

大骐也表示,在加拿大,存在新老华人移民之间的矛盾。老华人移民往往是技术移民,虽然过的也没什么不好,但看上去有点“落魄”。“整天盘算骗牛奶金,揩政府油,穿得特屌丝,这是不少老移民个人的印象。其实他们不少人原来在国内都是精英,高学历,高技术。”他说。

新移民则主要指国内来投资移民者,很多都是年轻人,富二代。新老移民互相看不惯,新移民觉得很难和老移民沟通,觉得他们思想陈旧,无趣。老移民看不惯新移民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有一种“不就是贪污来的钱嘛”的心理。

笼统的中国富人移民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存在。尽管往英美加澳都有一个移民门槛,但是跨越了这个移民门槛的中国人,其实也分了三六九等。尽管大家都可以支付几百万的投资移民金额,但是家资几千万和几亿者,家资几亿和十几亿、几十亿者,又有完全不同的生活概念,实在无法等量而观之。

移民英国的张锐(化民),有着各式各样的华人朋友。据他观察,同样是投资移民英国的人,有些人非头等舱不坐,非五星级酒店不住;一些人虽然也跨过了移民门槛,也有着大房子好车,但处处要精打细算。他们之间的生活状态也是完全不同的。甚至说,对有些移民者来说,一旦移民,就只能踏踏实实地呆在国外了;对有些移民者而言,他仅仅在档案上“移动”了,至于真身,到底是在伦敦喂鸽子,还是在马尔代夫看海,就没人知道了。

移民的区域也有学问,也会带来很不同的生活。在温哥华、伦敦、洛杉矶、悉尼、墨尔本这些大城市的移民者,一般也过着大城市的生活,享受着这些非常成熟、具有悠久历史的发达国家大城市。他们的思乡情结会因为这些都市的资源集中而相对淡化。比如中餐就是如此,基本在这些国外大城市没有吃不到的中餐种类。在温哥华甚至连银行、电信都有中文服务。如果他们又来自国内的非一线城市,那么国外的生活体验就会非常好。

另外一批移民者,可能选择的是美国的内陆州,又或者加拿大较北部的地区,如爱德华王子岛等等。那里相对荒凉孤寂的生活,会加深他们的思乡情结。同样,如果这些移民者又来自北上广深等国内的大都市,他们的异乡体验会变得更差。

当然,无论钱多还是钱少的移民,在承认发达国家的优点上还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然环境好、食品安全有保障、社会稳定。最重要的是,所有东西的性价比很高。大骐曾有亲戚早年移民美国西雅图,回国后有一种农民进城的感觉。酒店、商场、餐厅……都那么金碧辉煌。但久了也发现,商场里的东西贵得离谱,很多东西硬件用钱砸出来了,软件却远远跟不上。

“就说私人医院这个东西,国内其实是又贵又差,但你在国外,真的有钱,享受到的医疗是相当好的。”张锐对此解释。

“武功”全废

无论是大骐还是万青,他们都还是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年轻人。很早就开始接触国外文化和事物。他们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的父辈,但对于这些父辈来说,移民到国外则有其难言的痛苦。

“我爸来,就昏睡两天,再三表示以后打死都不来了。”大骐笑谈他涉足房地产的父亲在国外略带窘迫的经历。

对于老一辈中国富人来说,要适应国外的生活,却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而已。最重要的在于,他们和国外有着格格不入的两种生活理念。

中国富人不习惯国外有方方面面,其中一点是,很多富人还是习惯用“人来解决问题“,往往前呼后拥的他们,有什么问题一般都找自己的下级来处理,秘书、助理以及国内各种惯常以人海战术解决问题的服务理念,到国外,往往就不存在了。

什么都要自己来,是很多中国富豪过不了的一关。买到了大宅,等要装修了,发现很多东西都要亲力亲为来弄。国内家里屋顶漏水,水管堵了,一个电话企业或者小区工作人员就上门了。但是在国外,这些人工服务非常昂贵不说,往往还要排期。

固然如果钱足够多,在国外也可以使用人工服务,但到底感觉和国内还是有点不同,多多少少可能打点折扣。没有被保姆、秘书、保安、下属簇拥的感觉或许也让一些富豪觉得挺向往,但正如电影《甲方乙方》里那位吃腻了龙虾、象拔蚌想过过穷人生活的土豪一样,这样的生活多持续几天,这些富豪们就很难熬了。

缺乏人工服务还不是最难过的关,最难过的部分是社会关系的丧失。富豪们作为国内的成功人士,处处有关系,也可以享受到关系带来的便利。热门饭店可以一个电话和熟悉的经理订位;身体不适可以找熟人进好医院,住好病房,甚至直接结识医生;出门在外到处有朋友的照顾和接待。总之,形形色色的关系,虽然不是明码标价可以用钱买的,但都和金钱、权力等资源密切相关。

然而在国外,这一切都会消失。尽管很多人认为发达国家是注重规则的社会,但实际上关系依旧在社会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很多富豪即使携带重金,他们会发现很多东西无法用钱买到。

排队太久不耐烦了,和子女说,你去商量一下能不能提前。但是在西方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却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商量”,父母又不懂英语干着急,许多富裕华人移民家庭为此大吵一架着颇有人在。

用大骐的话来说,那些年龄在40、50、60岁的中国风云人物到了国外,“简单来说,就是武功全废,变成个痴呆老头了。”

除了这些问题外,如饮食不习惯,风俗不同等等也是原因。当然语言和没有朋友是最关键的。2013年曾发生华人老人移民美国后,因为过于孤独产生心理问题后杀害儿媳的家庭伦理惨案。出事家庭属于技术移民,并非富人,但正因为不是富人,导致没有退路回国(因为国内房产已经出售),对于那些富人来说,他们大部分在国外也就是游转一圈,拿到身份或绿卡后,依然大部分选择回国,这也是目前一些国外政府对华人投资移民不满的原因。

真正那种甘于克服这些问题,前往国外常呆的富人,普遍是那种安全感非常不足的人。一位来自中国西部某大城市老板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他在国外也有着种种难受的地方,但他一些生意伙伴卷入了一些当地的腐败案件,导致他惊恐不已,在这种情况下,移民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被中国富豪“看上”的岛国:免税、投资与旅行便利和双重国籍

来自加拿大的无预警的终结投资移民计划打算,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不啻为雪上加霜,在目前积压的投资移民计划中,中国申请人为5.7万多宗,占总数的76%。

随着加拿大等国移民政策的收紧和变化,中国人在选择海外移民国时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与此同时,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不少国内富豪将自己移民地放在了一些听起来默默无闻的岛国—塞班岛、加勒比岛国圣基茨和尼维斯。究竟这些岛国有何种魅力,能够成为中国富豪们的海外新宠?

塞班岛成为美国国籍跳板

对于中国人来说,赴美生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赴美国海外自治领土的塞班岛生孩子则越来越受欢迎。

美国的国籍法实行出生地主义。即在美国领土出生的婴儿将获得美国国籍、护照和社会保障号。由于塞班岛是美国的海外自治领土,虽然当地居民没有选举美国总统的投票权。不过在塞班岛出生的孩子仍可简单获得美国国籍。

这样的政策很快就受到中国父母的关注,去塞班岛产子,获得美国国籍已经成为当地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数据显示,中国妈妈在塞班当地产子的数量从2009年仅8名婴儿一跃增长到35倍,到2012年达282名婴儿。这意味着,塞班出生的婴儿中71%会是“ABC”—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对于中国人来说,塞班岛的优势还不止这些:中国到塞班岛坐飞机只需4~5小时,而且入境不需要签证便可停留最多45天。

目前,不少旅行社已经开始推出了赴塞班岛的“生子的旅行团”。“包括春节假期在内,3周时间就送去了15人”,一家专门做这个服务的旅行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据该团介绍,去塞班岛产子,加上出国费用和住院费用在内,总费用在12万~19万元人民币,承诺办理社会保险卡、出生证明,更重要的是能立即为婴儿带来身份的美国护照,相比较美国本土至少要50万美元的投资移民门槛,这笔数额实在是小多了。

到目前为止,这样“曲线赴美”的方式并不违法,但已经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批评。美国艾奥瓦州众议员史蒂夫?金说:“他们长大成年后便可申请将家人带到美国。这让我感觉我们在北马里亚纳群岛敞开了大门,应想办法堵住这个漏洞。”塞班岛的国会议员萨博兰也表示,他了解这一问题的存在,曾致信美国国土安全部请求帮助,“我们想确保这个小问题不会变大,我们正努力解决。”他们试图在“ABC”生意妨碍规模更庞大的中国旅游产业及其给塞班经济带来美元之前,将其控制住。

塞班岛最近开始了禁止临近分娩的孕妇进入塞班岛的规定,不过一家中国旅行社表示“可以在怀孕6个月左右肚子还不太大的时候过去。而且即使超过了45天的滞留期,只要不超过180天便不会遭到处罚”。

加勒比岛国的移民热

除了塞班岛,来自加勒比的岛国的圣基茨和尼维斯(Saint Kitts and Nevis)也是中国富豪的移民热选之地,尽管这些岛国名字对于广大国人来说很陌生,但他们在移民方面,却有着很多发达国家没有的独特优惠政策。目前,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纷纷选择移民这片地区。

这些不为人所知的岛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吸引力。首先是在签证的优待上,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是一个独立的英联邦王国,它的公民在去往英国、爱尔兰、加拿大以及所有欧盟国家时享受和其他英联邦国度(如澳大利亚)一样的免签证待遇,并且能够获得包括无需学生签证就能在英国就读等特权。

不仅如此,圣基茨和尼维斯都没有美国这样国家的“移民监”,且不要求申请人在圣基茨登陆和居住,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居住。圣基茨和尼维斯承认双重国籍,公民入籍后政府不会向任何国家政府通报,既可保留加拿大等国家的移民身份和国籍,也可保留中国、美国等国家的国籍。

税收筹划机会是人们在考虑圣基茨和尼维斯第二公民权计划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公民可享受免税的待遇,特别是没有资本利得税、所得税和财富税。而且,圣基茨不会向公民在当地之外(如加拿大和中国)的收入、利息、赠与、财产及遗产等征税,公民在圣基茨和尼维斯建立国际商业公司(IBC)或有限责任公司(LLC),这是更安全和方便的转移资金出路。

资料显示,圣基茨和尼维斯拥有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投资居民权项目,起始于1984年。投资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获得圣基茨和尼维斯的经济公民权:第一个是投资于该国的糖业多元化基金会(SDF),外国居民向基金会提供大约25万美元的一次性捐款,就有资格申请圣基茨和尼维斯护照。

第二是投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项目要求单一申请人在政府批准的房地产项目中投资至少40万美元,整个过程需要三至十个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理申请的机构。该国承认双重国籍,申请护照不需要个人亲自去往该国。

对这两个项目进行比较的话,糖业投资的审批流程更快,只需要三至六个月,而房地产项目的优点是圣基茨和尼维斯的房地产是可收回的投资,参与该司法管辖区房地产项目的公民被允许在五年后出售该房产。据专业从事国际居住权和公民权规划(同样还包括税务规划和离岸金融的其他服务)的公司Henley & Partners表示,圣基茨和尼维斯的房地产价格在过去的15年中实现了稳定的增长。这家公司甚至建议,鉴于目前经济下行的局面,投资圣基茨和尼维斯的房地产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对移民有着‘移民监’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想移民就要像坐监狱一样不能长期离开要移民的国家。”一位正在北京办理移民手续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购买40万美元的房产,或向糖业多元化基金会捐款25万美元,你就可以跟多位中国上市公司的老总成为邻居,拿到圣基茨护照。”

一位了解行情的人对媒体透露,2012年年中的时候,圣基茨接纳的中国移民还不到20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几倍,其中不乏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和企业家。

富人去哪儿:加拿大投资移民政策突变震荡波

在国际移民版图上,加拿大有一个相当有代表性的别名“中国富豪的后花园”。譬如,仅演艺圈就有公众熟悉的徐帆、蒋大为、童安格等一众明星大腕皆为加拿大籍。

而在移民加拿大的道路上,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项目(Immigrant Investor Program,IIP)又因风险小、有保障而受到中国富人欢迎。

公开资料显示,IIP在过去28年时间里总共吸引超过13万的外国移民进入加拿大,其中多数来自中国。

然而,2月11日,加拿大联邦财政部公布新一年的财政年度预算案,一并附加了联邦公民及移民部的两份动议。其中之一即提议在2014年终止IIP。这项政策变动将直接影响6.5万待受理的IIP申请者以及无数潜在申请者。

对此,曾被戏称为“不要移民的移民部长”、现改任劳工部长的詹森?肯尼(Jason Kenney)在2月1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加拿大始终欢迎经济类移民,但是,“仅仅把80万加币存5年对加拿大税收、就业的贡献甚少。”

这种论调触发了一种反思,中国富人的移民潮究竟从中国带走了什么,又给加拿大、美国这些传统的移民目的国带去了什么?

“金光大道”IIP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加拿大拥有着独特的吸引力。1987年出生的李荣,父母涉足钢材批发十多年,家境殷实。她所知道的加拿大尽管比家乡广州寒冷许多,但提供中国没有的牛奶金、托儿补助金、失业金以及免费的基础教育,而且,那里没有毒大米、地沟油以及超标的PM2.5。

如果不是IIP面临终结,李荣此时可能已在准备抵御多伦多寒冬的衣物了。

IIP始于1986年,是加拿大政府为提振经济、吸引海外资金而推出的一项移民政策。

根据此前的规定,申请者的净资产下限为160万加元,而且需在5年内把80万加元的投资金额“贷”给联邦政府,由其将这笔钱交由申请者将定居的省政府,再由后者用于创造当地的投资机会。5年后,80万加元无息返还给申请者。

IIP被推出后,曾在上世纪90年代曾被一大批恐惧“97大限”的香港富人用作离开的“跳板”。而进入21世纪后,IIP的申请主体由香港富人变为大陆富人。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2002年,递交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申请的中国人仅520例,但8年后,这个数字飙升至34427例,超过当年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三国的投资移民申请数之和。

“投资移民项目原本没有太多波动,但2010—2011年间,申请人数突然大幅上升,从而触发了加拿大政府对该项目的复审。”2月14日,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赵朴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表示。

CBC称,最近几年,加拿大投资移民项目的申请者由原来每年2000—3000例爆炸式增长至逾50000例/年,而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国人之所以喜欢做联邦的投资移民是因为这是一种加拿大政府担保的安全性较高的投资行为,风险远远小于美国的EB5。”上海加成移民总经理夏威告诉时代周报。

上海华侨海外移民专家刘建宇则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富人出国的首位原因是为子女教育,而加拿大的教育与经济远远超过很多地方。而且,国人对加拿大的熟悉度很高,只会了解如何去这个国家,而不会纠结于这个国家值不值得去。

据刘建宇介绍,国内移民中介目前办理的加拿大移民案主要包括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商业移民以及亲属团聚类移民等几种。

“上世纪90年代末,技术移民十分火爆,申请者众多,但2000年之后,由于技术移民对申请者的要求较高,时间周期又长,热度渐降,取而代之的是蓬勃发展的投资移民。”

2010年,面对数量众多的申请者,加拿大政府决定抬高门槛,将IIP对申请人资产及投资金额的要求分别从此前的80万和40万提高至160万与80万。但这并未“吓退”中国的新富阶层。

“联邦项目的风险小,尽管没有利息,但可以全家移民,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划算的。”李荣说。

IIP的火爆可以从最后一次开闸时的争夺盛况中窥见。2011年7月1日,IIP以一年为周期,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接收700个申请。但仅一天,这700个年度额度便被抢光,这当中,中国申请人是主力。

此后,加拿大政府以清理积压申请为由,停止接受新的IIP申请,直至2014年2月,联邦公民及移民部的一份报告提议终止IIP。

“中国式”移民

渥太华终结IIP的消息彻底打乱了李荣一家四口的移民计划。这是一个颇为富裕的家庭,家族中的不少亲戚早年移民加拿大,现居于温哥华与多伦多两市。

而李荣一家的移民提议最初来自她的父亲,一个年过半百、完全不懂英文,只会说Yes和No的钢材商人。他至少在60岁之后才会考虑退休,在这之前,不会长久离开中国以及自己的生意。

但每次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都会告诉他加拿大优渥的福利待遇以及洁净的水与空气。最终,他心动了,决定花一笔钱给全家人换一种身份。

不过,按照李家的投资移民计划,李荣将是唯一在国外常住的人。她的父母只会偶尔到加拿大度假,退休后再考虑居住更长一段时间;而她的哥哥因为要继承家业将常留国内。

“他们之所以提出投资移民主要考虑到,一来,退休后可以享受加拿大的福利;二则方便转移资产,因为,未来的中国极有可能开启房产税、遗产税等税种;此外,也为孙辈的教育问题未雨绸缪。”李荣打算到多伦多后,谋求一份幼教的工作,过稳定而优质的生活。

2013年11月,李荣花了不少时间才弄懂IIP的细节,并准备了一系列材料等待申请开闸,但最终却在第一时间听到风声:联邦投资移民项目或将永久关闭。

2014年2月11日,在加拿大联邦财政部提交国会下院表决的年度预算案中,终结IIP的原因被明确阐述。其中谈到,投资移民未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应,纳税远低于其他经济类移民,英语或法语能力低,且伪造境内居住证明获取公民身份。

而CBC则援引移民部的调查指出,IIP过去尤其受到中国富人的欢迎,但这些富人往往利用这个项目把家人送到加拿大定居,自己则仍然留在亚洲经商,因此,联邦政府决定取消这个项目。

“过去,我们谈到中国的移民潮时一直存在误解,认为投资移民带走了资金和资源,但现在,加拿大政府发现,中国的这些富人实际上既没有带来太多资金,也没有‘移’来很多资源,更没有解决他们国家的问题。”夏威说。

夏威进入移民中介这一行当多年,而他接触的加拿大投资移民案中,十之八九是为子女教育。“海外留学的费用不菲,而办理移民后,子女可以享受当地居民的教育待遇,比如,便宜的学费,同时,获得移民身份后,他们被当地大学录取的几率远高于中国学生。”

而这成就了“中国式”移民的某种典型:父母在国内工作、生活,同时,通过购买新身份使得孩子拥有获得更好的教育的权利。

“我们并不想为那个国家做出贡献,只是获得一个身份,运用他们的资源。而且,既然是花钱获得,那就是正当买卖,不存在夺取资源一说。”对“投资移民”,李荣是这样理解的。

“从我接触的客户来看,大多数移民者并非真的离开中国,他们只为谋求资产的平衡性,追求生活品质或是为子女教育做打算。”刘建宇认为,跳脱来说,投资移民最终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互动,不少移民者会选择从事双边贸易,并在国外进行一些投资,比如房产,从而增进了两国的投资、贸易流通。

但这并非加拿大一方的看法。2月16日,加拿大联邦就业及社会发展部长康尼表示,他为自己没在移民部长任内取消IIP而感到后悔,因为,“很多投资移民者,他们的投资不为加国创造就业,而他们在原居国工作,亦不用缴付加国的入息税。”

移民中介大洗牌?

一纸终止IIP的提议不仅震动了数万移民申请者,还有他们背后的移民中介。

2月13日,40多岁的林宝来从坐上返回上海的火车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接手机接到手软,而且清一色是客户的询问电话。他做移民中介十多年,每天和自己的雇员一样接听咨询者来电。但此时的他与那些咨询者一样茫然,除了焦急等待,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据加拿大公民与移民部媒体事务负责人索尼娅·勒萨热2月17日透露,目前,联邦投资移民计划待受理的申请者超过6.5万。

而香港《南华早报》引用一份加方文件称,截至去年1月8日,香港递交的加拿大移民签证积压了5.35万份,其中99%的申请来自中国大陆。

根据上述预算案,对于这些已经递件的投资移民申请案,加拿大移民部将在未来数月返还投资金及申请文件等。

加华移民签证中心总裁官国荣则表示,预算案并未说明哪些申请会被退案,可能性有两种,一是只退旧案(即当年申请时投资额为40万元的个案),保留新案(即2010年12月31日之后申请、投资额为80万元的个案);二是旧案新案都退还,只保留少数已经审核的个案。

“这批客户中有不少旧案,很多申请人是在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期间递交的文件,至今已等待三四年了。”刘建宇说。

IIP众所周知的缺点就是时间没谱,等起来短则两三年,长达五六年。移民中介圈中甚至有个“经典”案例:一位申请者递交文件时儿子才念大学,而等他读完了硕士、博士,这份移民申请还在等待状态。

由于IIP的申请周期长,移民中介大多需要预收至少一半中介费,待结案后,客户再支付尾款。“一个投资移民的申请,中介费以均价6万计,预收一半就是3万,而按照个别公司此前做广告时打出的业务量,目前,他们可能将面临高达几千万的退款。”林宝来说。

而在陈建宇看来,加拿大调整移民政策,对于以加拿大业务为主的移民中介而言,影响很大。因为,自2012年7月始,新的IIP申请就已停止,很多公司指望加政府每年批复一些积压的申请以收取尾款,但目前,他们不仅没钱进账,反而要支付相当数量的退款。“这些企业可能会出现经营问题,移民市场也存在洗牌的可能。”

其实,这已不是移民中介第一次遭遇政策“围剿”。

2012年,肯尼在任加拿大移民部长之时,就曾以清理积案之名,将2008年2月27日前送件、但尚未进行最后裁决的联邦技术移民申请案全数作废,受此影响者多达28万。

“28万人中,保守估计,中国申请者最少14万,而其中,至少8成通过中介申请,也就是10多万人。换言之,国内较为正规的移民中介也就几十家,而当时,整个行业突然面临十几亿的退款。”陈建宇分析。

而这一次的政策突变,有些移民中介自称早已“洞若观火”。按照夏威的说法,他们在两年前就察觉到了这种动向,一些客户还在等待移民的过程中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转向其他通道,只在IIP项目下挂了个名。

不过,更多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移民中介倾向于认为,在移民市场上赚钱“愈发困难”。不仅移民项目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而且,移民输入国在移民政策上也是“花样百出”,手法多,变化快,“而加拿大尤其是个麻烦制造者”。

“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的移民目的国,他们每年都会调节移民配额,但这个数字的增长速度远慢于移民申请者。由于长期供不应求,这些移民输入国必然要提高门槛,或是拖长审理周期,或是提高拒签率,甚至干脆一刀切关闭通道。”林宝来感慨,这个行业无常的外部风险让他无时不焦虑。

一扇门关上,一扇门打开

其实,就投资移民而言,不止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传统的中国人比较喜欢的移民目的国目前都有收紧政策之势。

2012年,新加坡终结金融投资移民计划,原因在于当地居民担心房地产价格受到影响。

2013年底,新西兰宣布收紧隶属商业移民类别的创业移民政策。而不少移民顾问预测,该国的投资移民政策或将在2014年缩紧。

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官方一份去年12月提交的报告认为,美国公民及移民局缺乏法律授权有效管理EB5投资移民计划,譬如,即使发现申请案虚报或危机国家安全,移民局也没有能力阻止。报告要求移民局尽快采取措施,提高审核要求。

但正如《圣经》中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与之相对,英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目前却正放开胸怀,全力争夺中国的新富阶级。譬如去年,英国“百万英镑”投资移民签证中的近三成就发给了中国人。

而葡萄牙、希腊等备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国家更是把移民门槛一降再降,希望那些传统移民国能把中国富人让给他们。

据统计,2012年底至2013年10月,葡萄牙政府共颁发“黄金签证”(在葡萄牙投资物业超过50万欧元或投资业务超过100万欧元的家庭即可获得居留权及工作签证,记者注)560张,香港及内地人竟拿到了其中九成。

“如果走IIP通道的客户想转案,我们的建议是欧洲。”刘建宇说,目前,欧洲项目十分火爆,因为不管欧元还是投资,都处于历史低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李嘉诚,他都抛售内地房产,抄底欧洲去了”。

2月18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了沪上的几家移民机构。其中一家的陈经理表示,他手头受到加移民政策调整影响的申请者中,超过一半正在考虑欧洲的项目,而一小部分则计划转投加拿大省提名投资移民项目。

而另一家中介机构反馈的消息是,受影响客户目前的选择包括转战欧洲项目、美国的EB5,以及继续等待观望。

不出意外,加拿大很快将推出新的经济类移民项目。2月11日,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亚历山大就已表示,将在未来数月内宣布全新的“投资移民创业基金”试点项目以及“商业技能计划”。

“加拿大投资移民的大门其实并没有关闭,只是将改变一种形式,比如,某种类似于FB5的机制,但是,无风险投资移民加拿大的时代彻底画上了句号。”夏威说。

而林宝来认为,“加政府其实希望通过投资移民吸引一些优秀人才,他们能够在加拿大生根发芽,经营企业,或者从事投资,为当地创造就业、积累财富,同时,过滤那些拿了门票却连国门都不迈进半步的投资者。而这也是一些老牌移民国发觉自己的移民配额供不应求、奇货可居后的一种普遍诉求。”

“从近20年的发展来看,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变化体现于,首先,门槛不断提高;其次,更加实际。比如,技术移民从原来的200多项职业列表砍到只剩20多项,这说明他们只欢迎最缺少的人才,而投资移民也一样,他们欢迎的是那些能够直接让他们看到经济效益的投资者。”刘建宇说。

============补充阅读:移民:好山,好水,好无聊============

近日,连篇累牍的媒体报道瞄准了“富人移民潮”,但事实上移民不只关乎财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离开,他们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故事,同时,也各有各的乡愁。

Tracy:好山好水好无聊

“很好,真的非常好。”澳大利亚布里斯本的Tracy向记者描述移民后的生活。

SARS(2003)那年,24岁的Tracy背着行囊,离开了从小生活的广州,尚且稚嫩的双脚,踏上了澳洲的土地,只为了追寻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不是官二,也不是富二,在广州工作的年轻人很多,竞争激烈,压力很大,当时只是简单的想出来看看,但出来了,就不想回去。” Tracy说。

移民前,Tracy在广州一家外事港商企业做市场经理,移民后,Tracy在布里斯本为政府部门开BUS,11年的澳洲生活,她适应的非常好。

在澳洲生活,免费的公立教学、免费的政府医疗、房价完全在薪资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一切的社会福利和公共制度,都让Tracy觉得轻松无压。

在澳洲,Tracy每年有5个礼拜的带薪休假期,每个星期工作38个小时,在工作日如果超出工作时间,就会按照1.5倍付薪,如果遇到双休日加班,就是两倍薪资。

Tracy自己按揭一所房子,总价值33万澳币,每个星期只需要按揭400澳币,一个月在1600澳币左右。

Tracy上一年拿到手的薪水是税后5万澳币,除了供房子和日常开支,也不用为了养老和孩子上学而拼命储蓄,有足够结余的钱去消费、旅游、聚会,上个周日,她刚跟朋友去悉尼逛街吃海鲜。

Tracy在澳洲接触到的中国移民,大多数都是技术移民和亲属移民,约20%的人是投资移民。

现在,Tracy的男友正在办理移民澳洲的手续,10年左右的“双城”生活也将画上句号,Tracy觉得现在的一切都很美。

“好山、好水、好无聊”,但有时候,Tracy也会觉得有些孤单,她说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想中国,想广州,但感觉已经适应不了这边的生活。

Tracy也回广州探亲,拥挤的地铁、交通、人流、节奏都让她产生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安小桃: 一场说走就走的爱情

与主动追寻改变不同,安小桃算是“被移民”,被一场爱情。

刚过而立之年的安小桃,时尚、漂亮、热情,结缘澳洲,是为了爱情,留在澳洲,是为了爱情和孩子。

安徽小妞安小桃大学毕业后落脚深圳,恰遇加拿大老板的澳洲朋友要把生意从青岛迁往深圳,受老板嘱托,安小桃帮助这位澳洲朋友在深圳开始生活、开展生意,而爱情就在这过程中这么奇妙的生根发芽。

姻缘天作,两人在香港登记结婚,随后儿子爱德华出生,两年前,为了丈夫的生意和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安小桃离开中国,来到澳洲。

到澳洲之后,安小桃一边照顾爱德华,一边在微博上经营者“@地球村团购”的团购生意,算是与中国市场“互通有无”。

安小桃看重澳洲教育,是因为会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上中学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接触很多行业,帮助他们了解己的兴趣所在,更好的选择大学专业。

现在,爱德华虽然才刚开始上幼儿园,安小桃就已经帮他预约了一所澳洲顶级的私立男子中学,并且已经被录取。

“要预约这所中学,很多人从怀孕的时候就报名排队了,还经常排不上。”安小桃介绍,按照学校的规定,如果家族中有其他成员曾在这所学校读书,就有优先录取的资格,而爱德华的爸爸和伯伯都是这所中学毕业的,所以爱德华能够被顺利录取。

虽然在澳洲教育是免费的,但是师资力量、教学硬件、校园建设等更胜一筹的私立中学,更受青睐。

由于回到澳洲时间不长,安小桃还没有看到中意的想买的房子,一家租住一幢600多平米的含有游泳池和游戏室的房子,每个星期的租金是1600澳币,这幢房子的市场价值大概在150万澳币左右。

由于先生从事生意,安小桃能够接触到很多投资移民的中国人,她说,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以前投资移民,很多是交钱之后让孩子来读书,但现在的投资移民,大多数是因为看到了更多的商机才会移民的,这些人的绝大部分生意还是在中国,而持有外国国籍,在中国能够享受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更方便他们在中国开展生意。

尽管决定移民澳洲,但是,安小桃和先生其实更喜欢中国的生活,丰富的夜生活、车水马龙的街道、特色的地方小吃、还有一些24小时不打烊的超市,生活方便,工作之外的生活带有很多乐趣。但澳大利也却不这样,商场、超市5点钟就关门了,一些私人小店双休日也不会开门,家庭生活成为了工作以外生活的全部,星期天是家庭日,人们一般也不会在星期天安排任何工作和活动。

“寂寞,很寂寞。”安小桃这么形容她在澳洲的生活,而她最不能适应的,是饮食,因为饮食不简单只是一顿饭,也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

“每当我特别想家想中国的时候,就去吃中国菜。”安小桃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抚慰她的乡愁。

按照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为了避免假借结婚之名移民,通过结婚移民获取国籍一般要经过5年共三个过程,分别是暂时居住签证、长期居住签证、取得澳大利亚国籍,因为已经有了孩子,安小桃取得澳大利亚国籍的速度会更快,现在安小桃的律师正在帮她把暂时居住证更换成长期居住证。

Annie:新老移民最爱“窝里斗”

“老移民看不上新移民,技术移民看不上亲属移民。” Annie(化名)说,在美国,白人真的不care别的族群,倒是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却最喜欢“窝里斗”。

“第一代的亲属移民一般不跟技术移民来往。” Annie说:“一边是老移民总觉得自己来的时间久,有资历,瞧不上新移民;另一边,常常听见留学生换身份留下来的移民说:‘我们是靠真本事换绿卡的’,看不上那些没有文化通过亲属移民过来开小饭馆的。

跟其他移民不一样的是,今年43岁Annie是移出去后又移回来了,她移回来的原因只是因为嫁了中国国籍老公,但是她内心里还是更喜欢美国生活,所以她的三个孩子,都是美国国籍。

1984年,还在上高中的Annie跟着父母和姐姐移民美国凤凰城,这是因为早在70年代从香港移民美国的舅舅为他们申请了亲属移民,兄弟姐妹的移民在那个年代属于第五类移民,现在属于第四类。

Annie在美国接受了高中和大学教育,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工作,直到碰到了中国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的老公,在爱情引力,2003年又回到了中国,父母和姐姐仍然在美国。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可以选择的未来。”这是Annie喜欢美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她说,这也是她在美国听到中国移民说的最多的一个原因。

Annie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上到小学5年级已经转回了美国,二女儿和小儿子则继续在北京著名的中关村第三小学读书,Annie打算等二女儿读完小学就把孩子们全部送回美国读书。

孩子们都去了美国,其实Annie自己也认为,自己再回美国的几率非常大。

对于最近热炒的“投资移民潮”的话题,Annie说,自己平时接触的人群中,还是技术移民和亲属移民占多数,因为投资移民的人是一个流动性比较高的群体,曾经看到无数投资移民来美国的人,移民后,大多数人过几年不如以前在国内生活的日子,因为50万美元的投资额+手续费+机票+自己买个房子,所剩无几,在国内阔惯了,到美国变穷人了,有些人熬不住,打道回府了。”

喜欢美国,但有时候也很难接受太过理性的美国文化。

Annie的妈妈患病之后每个月需要做多次肾透析,一年下来,需要20多万美元,但因为有政府的老年医疗保险,不用交一分钱。“即便在美国,20多万美元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的。”Annie说。

不过,美国医生有个很理智的想法,让Annie很难接受:“当年我妈妈因为做透析,常常进急诊室,每次进去后,总会有医生问要不要救?心脏停了要不要救?肺不工作了要不要救?脑停了要不要救?每次让我们选择,虽然最后做决定的还是我们,但真的很难受,我说除了脑停了,其他的器官停了都要救,然后就有人给我讲什么,还让我问我妈妈。”

尽管如此,Annie 说:“我愿意生活在美国,也觉得我很多想法和习惯都很美国,在美国,我工作过的英文报社,没有人因为我是中国人歧视我,到现在,很多旧同事还有联系,每次回去都有约出来聊天吃饭…..我想,我作为美国人,没有什么不舒服。”

但Annie同时坦陈,在美国的中国移民也都是中国人之间交流比较多,要融入一种文化,不是那么容易。

“就像政府鼓励农民工融入城市一样,但真正能够融入城市生活圈子的人,少之又少。”Annie慨叹。

“你把中国移民比作农民工哦?”记者问。

“都是背井离乡的进入了一个物质生活更发达的地方,然后再努力融入这个文化,哪有什么不一样。” Annie说。

采访后记:

除了这三个案例,记者还有采访了三个移民的故事,他们平凡、简单而真实,这个样本量真的很小,微弱到不能代表中国移民群体的心态和特点,但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品格,无时无刻不在深深的打动着记者,每个人都有一段温柔的情感故事触动心弦。

56岁的禄先生为了赡养早年移民美国的老母亲,放弃了国内已经取得的非常不错的社会地位和薪资,2012年移民美国凤凰城,拿着不如国内的薪水,却没有动摇照顾老人的信念;

留着纯正印尼血统的小草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她的爸爸从小被中国移民夫妇收养,小草也由爷爷奶奶带大,她每天吃饭前都会先默念:“我是中国人。”然后才开始用筷子吃饭,这是从爷爷奶奶那里继承的习惯,60年来,她每一餐都很虔诚。

从香港移民澳洲的黄先生每天仍然读诗书写毛笔字,他把从小在澳大利亚的儿子送回中国读大学,就是为了让他明白无论身在哪里,自己永远都是炎黄子孙。

还有上面讲到的在蜜罐中长大的80后辣妈安小桃为了爱情和孩子离开故土;为了爱情移民出去又移民回来的Annie;移民后仍与男友相守十年左右的Tracy……

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中国,但他们都对这片故土和文化,有着浓浓的乡愁。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