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对亚裔孩子来说 勤奋不应该被当做一种榜样

 

      在我的童年时光中,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的抓狂,就是我父母不断地在我面前表扬其他孩子的。“喔,你还记得奥利维亚·张吗?你知道她下个月要去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吗?她自己原创的作品,她自己写出来的!”

  或者是,“李太太的儿子乔治明年就要去牛津大学了。他只有十四岁!”在这些感叹之后,为了让我意识到自己无法和这些“别人家孩子”比较,他们不可避免对我投来的打量目光,伴随着一片死静。

  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是亚裔,那么你也应该意识到这是亚裔移民[微博]父母惯用的激励自己孩子的手段,但事实上这样往往达不到让我们向高高在上的他们看齐的目的。

  其实,这样的言语只会让我耿耿于怀于父母看不到我所做事情的价值,例如那时候我正在拍一部关于神秘组织正控制着我们中学的恐怖片。而且我还把《龙与地下城》游戏中的一个角色练到了13级!父母这样“激励”的话反而让我拒绝练习钢琴,因为我意识到我永远不会像奥利维亚·张那样的出色。不仅如此,他们的话让我想要打乔治·李,而事实上他是个还不错的人。

  因杜克大学教授Jerry Hough的一则评论而激起的争议在这个礼拜爆发了之后,这些回忆都涌入我的脑海之中。纽约时报的社论“种族歧视主义限制了巴尔的摩”重点突出了那些所隐藏的历史上和制度上的无形力量:把巴尔的摩从一个由三分之二的非洲裔居民和全美第六大种族隔离的城市,变成了一个集贫穷、暴力和绝望于一体的城市。

  Hough教授发表了一份引来网友激烈反应的评论,造成了一大波的愤怒情绪。“非裔美国人得到了像这样的糟糕社论,告诉他们应该以自己为耻”,他写道,“在1965年的时候,亚裔也像这样被区别对待,但像‘种族歧视限制了亚裔’的社论在哪里?他们没有以自己为耻辱,反而工作得更加勤奋。”

  从一个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机构里,作为一个享有终身教职的学者,Hough教授做出的评论招致大量异议。许多人正确指出了他的声明故意忽视了当非裔来到美国时所遭受到的被压迫的情况。虽然其他族裔在移民美国过程中也经历了艰难困苦,但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被当这个国家的奴隶,或者受到被合法化的种族隔离。然而在废除奴隶制之后的长时间内,非裔美国人的生活依然被笼罩在阴暗之中。

  即便如此,Hough教授的评论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是存在问题的,那就是近年来一个热门的指代,把亚裔美国人放在“少数族裔榜样”的位置上,迫使非裔美国人必须像亚裔学习,如果他们想改变目前的现状的话。

  在这样的逻辑下,看看那些亚裔们。他们做了一切能使自己成功的事情,他们不辞辛劳,他们信奉这个国家阶层易于流动的光荣传统,他们也希望自己被同化为“美国人”,而支持这个观点的人通常都是指“美国白人”。

  Hough教授声称他们的亚裔学生们都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象征着他们渴望被同化的传统美国名字”,而“基本上每个非裔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新名字,象征着他们并不渴望被同化。”

  Hough教授也暗示说杜克大学的亚裔学生更愿意和不同种族的人群交往恋爱,而非裔学生却害怕被同族群的人排斥而避免像亚裔这么做。

  其实这样的“赞扬”从多方面来看都是种讽刺。首先,如是的赞美暗示了被同化和文化单一化才是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唯一方式。对于那些并不遵守美国白人对于成功和失败定义的人们置之不理,并谴责他们这样人无能和懒惰。这使得美国那些正在奋斗的群众互相为敌,分离了那些本应该求同存异,共同努力的社群。最后剩下的作用只不过是在一个焦躁不安的时代里,在一个本不公平的游戏设置中,把那些“苦恼”的人们重新引导变成了更加直接发泄“愤怒”的群体。

  在成长过程中接收到了父母类似期许的我们成人之后更应该警觉。不过令人沮丧的是,还是有太多的亚裔美国人不但把这些错误的条件当成金科律例,并且深深地信奉着这些教条。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亚裔美国人都像奥利维亚·张或是乔治·李一样的。即便那些像他一样的人,也不应该鼓励大众努力把亚裔作为一种无条件社会融合的象征,更何况历史也向我们展示了我们“良好公民”地位是多么的脆弱。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