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某些华人为何看上去总是“苦大仇深”?

星期六,由于公司附近的银行不开门,就去了附近的另一个华人较多的银行办事,正排着队,只见前面一个西人女人很是凶恶地对着前台里的那个华人女人大叫:“你知道我有多少你们的银行账户吗?”柜台里的女人摇了摇头,西人女人继续道:“你不是很经常看见我来这里吗?”柜台里的女人继续摇头道:“一天到晚这么多的客人,我哪记得住!”在我听来,这话有点火上浇油的味道。果不其然,那个顾客,更生气了。

办完事情我就离去了,不知道后来会是怎样的收场。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令那个顾客如此生气,也或许,她就是个不可理喻的更年期妇女。但是,这事却让我想起了大多数的华人服务业,为什么一定要摆出个“你以为你是谁”的高姿态在那里呢?

前段时间,和同事去银行开账户,前台安排了一个华人男士接待我们,期间也还好。接着两个星期后,我和另外两个拍档再到这家银行开账户时,自然而然地就告诉前台,要同一个人为我们办理。此兄例行问各位有没有本行的账户,到我时,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我随口说了句:“不是前几天才找你开的吗?”我在想,即使他真不记得了,是个稍微有点点情商的人,也不会是他这样的回答:“哎呀,我要是能记住你,那你猜要被吓死呢。我一天到晚,不知道要见多少人。。。”当我懒得再和他罗嗦,递过我的银行卡给他,没想到,他没头没尾地来了句:“你们几个是朋友吧?”不等我们点头,他接着道:“我见过可多朋友一起合伙做生意的,最后反目成仇,还有一对夫妻呢,最后都因为钱而离婚。。。。”#¥¥#……¥%……&*&*……(……¥%我们几个已经不知道要作何反应了,只差没晕死过去了。虽然他说的话不无道理,但是无论如何,此时此刻,不合时宜。

同一个银行,只是在不同地区而已,我私人账户的开户行,他们不但记住了我这个人,还有我的名字,甚至我的两个孩子,每次进去,他们都热情地打着招呼,要是孩子没有一起,就会问起孩子们。其实,这个分行里,也很多都是亚洲面孔,只不过都是一些年轻人,在这里受的教育而已。我想,并不是我有多特别,我有多出众,只不过是他们的用心,记住了大多数客户而已。还记得前年,在他们银行办事情时,客户经理给了孩子们两个大大的苹果,又甜又脆,是我不知道的品种,也没在超市见过的,于是问了哪里来的,经理说是客户送来给大家吃的,但是我还是不死心,叫经理帮我问问,那个经理真的在两天后给我打来了电话,告知了农场的地址。

想起在北约克全科医院生女儿时的经历。从我进医院产房,打催产针到女儿出生,再到离开产房,超过了15个钟头,其间,医生,护士,实习医生,每个在交接班时,都进来向我自我介绍,热情地打着招呼。到女儿快要出生时,由于我的产科医生晚上是不帮我接生的,于是来了个当值的华人女医生,但是她在整个过程里,綁着脸,至始至终,脸上没有一丝笑意。当孩子出来时,除了她,其他的医生护士都热情地道着“恭喜”,而她,依然一副苦大深仇的样子。

我们最具代表的驻外领事馆,那就更不要说了,相信很多朋友去那里办事时,都经历过冷眼相对,呼来喝去,坐在玻璃窗里的那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冷若冰霜。其实现在国内的各行各业,都在慢慢地放下姿态,做得越来越好了,而每次,走进领事馆,都好像回到了10几年前的中国。

平常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都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事情,或者,你也是“高高在上”的其中一员?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入乡随俗?让我们的服务,让我们的精神,更加人性化,用你的微笑,换来又大又甜的苹果,不好吗?

========补充阅读:为什么许多中国人总是一脸愁容?========

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一脸愁容?

1.没有信仰?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为什么这么多华人有些人事事顺意,却仍然郁郁寡欢?说到底是华人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我们中国人,抛弃了信仰,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没有信仰就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较上,仰望别人的成功,感觉自己的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慨叹自己的不幸;比较别人的得志,愤然自己的失意;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苦痛。?

2.爱攀比?

中国人的一生似乎都用来攀比。孩子从小就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比较成绩、能力、拿的奖状多还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毕业出来工作,又被比较工作够不够好、薪水优不优厚、福利多不多……长期置于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和比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习惯性地养成攀比的习惯:我比不比别人优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别人好……甚至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停不住用来攀比。?

攀比成习惯,自然不快乐。别人有了自己没有,于是要努力去拥有,拥有了如果能快乐固然好,最怕是拥有了之后发现别人又上了新的层次,从而又增烦恼。更别说有些东西是人穷尽一生都没办法拥有的。西方谚语说:一个人幸不幸福、快不快乐,不取决于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来自于邻居看自己的眼神。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3.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对于大自然创造的美,对于他人创造的美,我们是否去欣赏了呢?我们似乎总是脚步匆匆,对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生活美、创造美,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浑然不觉。?

如果我们能为了欣赏路边的美丽花朵而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因为叶子随风摇曳飘落的美态而心头柔软,看到小孩纯真无邪的笑脸而心生喜悦……那么,我们能感受到快乐的时刻将会多很多。?

4.不懂得施舍?

宋代张商英说“乐莫乐于好善”,一个懂得付出而不是单单索要的人才会快乐。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利。向灾区捐赠几个亿是施舍,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施舍。?

“大嘴美女”姚晨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的第三个年头,过去三年,她先后到过菲律宾、泰国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她说:“作为公众人物,我就像大喇叭。把身处困境中的人的事情告诉别人,让更多人关注他们。每当我背起背包,到世界各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到正能量回到了我身上,做上这份工作,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姚明则说:“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使自己升华,到最后,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感觉到我对这个社会有用。”?

5.单调与规律

中国人缺少生活的热情与娱乐,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学生的生活是三点一线,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单调得似乎只有学习和书本。职场人的生活也是上班、吃饭和睡觉,宝贵的周末时光仅用来休息也不够,而难得出去郊游或娱乐。也许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游玩,却是身体不争气,经不起四处出游、大吃大喝了。?

为什么富士康在短短的时间内会发生多起“跳楼”事件?因为人不是灰色的蚂蚁,人生过分的单调和规律会使人失去快乐。?

6.焦虑无处不在?

中国人也无时无刻不出在焦虑之中。焦虑社会不公、焦虑没钱没权、焦虑物价依然飙升、焦虑食品不安全、焦虑子女教育、焦虑环境污染……似乎总有焦虑不完的事。但是,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快乐。总在忧虑,哪有时间快乐??

7.压力太大?

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责任总会或多或少地赋予到中国人的身上,形成他们的压力。中国人面对的压力非常多,工作的压力、成家的压力、抚养子女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而在这些重压之下,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缓解这些压力,日积月累,这些压力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不快乐,甚至伤及他们的健康。?

8.不敢坚持做自己?

《三傻大脑好莱坞》里的拉加,戴了很多戒指,每一个戒指都代表了别人对他的一个期望:妈妈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中国人也同样被很多人期望着,从而不能坚持做自己。一个人要成为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伙伴、同事的好搭档,唯独不能成为想要的自己,自己总和自己打架,这个人就是不协调的,自然也很难真正的快乐。?

9.心灵的封闭?

早在1979年,美国有个学者就写过一本书,The Closingof the American Mind(《美国人心灵的封闭》),书中说美国人的心灵都关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年美国青年人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只是热衷于眼前繁华的物质世界,疲于奔命于琐碎的日常生活。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是不是也将自己的心灵关闭了呢?要知道,即使在最穷困、最危险的境地,只要你能打开心灵,也总是可以发现使自己快乐的东西。?

赞 (1)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