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父母的话:让孩子赢得淡然输得平静

我曾经是个输不起的人,很严重。

记得小时候,一家四口打扑克,我小经常输,输了就不高兴。从小我就不太爱玩那些我玩得不如别人好的游戏,只爱玩那些我的强项,这样一来,弱项更弱,而且失去了太多和小朋友共乐的机会。一直到青年时期,我还有这个毛病。有一次在我舅舅家,和表姐妹及表弟玩牌,打的是升级,对手已经打到十三了,我这方二还没过关,我突然就把牌扔在桌子上,生气地说不玩了,举座惊讶。这简直太没风度了。而内心的折磨,更是一种毒害。这件事后,人开始有意识地纠正自己,还好走上社会以后,这个性格上的缺点,被一点一点地克服了,否则就不会有二十年来不断地成长进步。

有了孩子后,一开始我就想到了不能让孩子也形成这样的性格,不能让她也等到二十岁才有所领悟。那样她失去的太多。

我小时候这方面的教育,我是不记得的,父母也不记得,但在我的印象中,父母从未在这方面认真教育过我,冷嘲热讽可能偶而还有些呢。我对于自己的孩子,决心在这方面的教育有所加强。

我观察火生火晴,从小倒是有不服输的劲头,这一点让我很宽慰。但我不希望这“不服输”演变为“不能输”。不服输是:我不相信自己就做不好,我要努力尽量提高自己;而不能输是:我不行别人也不能行,他要是比我好我就不高兴。不服输重在自我的进步,不能输重在和别人去比,比得过就开心,比不过就伤心,要么回避,可能还会引发嫉妒心。

当孩子长到两岁多以后,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他的内心世界里,比的情况是无法回避的了。比如这时孩子普遍特别爱当第一,什么事都要成为第一。我对待孩子的态度,就是淡然处之,不去强化它,也不去否定它。强化它,孩子会把第一看得太重,否定它也没有意义,好胜心本身并不是坏事。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有时是成年人创造的比的环境,有时是孩子们自己去比,总有强过别或弱过别人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情况,我掌握住一点:不去评价别人,只鼓励孩子自己超越自己。生活中不断地出现类似的情况,慢慢地孩子自己就形成了不去在乎别人的评价,更重视自己的进步的心态。

有些游戏是一定会分个输赢的,比如下棋。一开始,孩子绝对是输不得的,一输就会不高兴。我不去批评她,批评没有用,她需要的是体会。我只说一句话:胜败兵家常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孩子不会马上理解,我只留下这句话,让她有个印象,以后,不断的生活的体验,她就明白了,这个过程,要用两三年,其实真正明白,可能要到成年以后才会理解得更透彻,但她先有了个概念。顺便一说,我常常用俗话来给孩子上课,我觉得这比大道理有用的多。俗话其实也是道理,但说出来不生硬,孩子不会抵触,反而会引她去想去体会。俗话都是人们百年千年的人生经验总结,不是去说服别人,而是去点悟,而悟不悟还是在自身。比如: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都是会让孩子学会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她不可能听一遍就变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但不断的生活体验,她就会不断地去悟其中的哲理。

下棋是定有输赢的,一定要让孩子有足够的赢,一来防止孩子失去兴趣,二来刺激他的上进心。但也一定要适时地让她输。其实孩子小的时候,输与赢真的是掌握在家长的手中的,她没有感觉而已。我有时会让她连输几局,然后突然让她赢一次,只是让她知道,输而不馁才会有赢的可能,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渐渐孩子长到五岁,象五子棋这种玩意,输赢就掌握不到我的手中了,这时已经是真的有输有赢,火生火晴已经是很泰然面对。

其实游戏中的输赢,只反应了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真正不容易面对的,是生活中的情况。如果说两三岁的孩子差别还不是很大,到了四、五岁,孩子就明显地表现出各有强弱了。要让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强与弱和别人的强与弱,不自高自大,也不自卑自轻,更不能养成嫉妒的心理。让她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道理,不是凭几句话就做得到的,而是随时随地随事,遇到事就点一点,不经意地点一点,事情遇到的多了,她就有体会了。

一个人,只有坚信自己有所强,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有所弱,才能由衷地赞赏别人的强而不去嫉妒。所以,想让孩子能输能赢,最早是要让她体会赢,体会强,体会自信。一味地夸孩子,把她不强的地方也硬说成强,对别人的强视而不见,或者对她弱的方面讽刺挖苦,都是没有益处的。比如,火生火晴的好朋友萱,乎拉圈转得超好,火同学恐怕是一辈子再苦练也赶不上的,火同学为此曾经郁闷,我借机引她去想:人人都有长项。让她去找自己的长项,然后又去找萱的长项。她明白了,这没什么可苦恼的,这样的事很平常。现在孩子还小,以后上了学,类似的事情可就更多更复杂了,有了现在的好的心理基础,面对以后的情况,相信她能越来越成熟。

其实只能强不能弱只能赢不能输的心理,真的很伤害自己,那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腐蚀,是一种很深的痛苦。等成年了走上社会,还有可能会由此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危害,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危害别人甚至社会。有人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发育,幼年是很关键的时期,是基础,我是相信的,所以我特别注重孩子心理的健康,为她以后走上社会拥有好的心理状态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