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留学生吐槽:明明外国人也很没素质(图)

      国内的朋友曾抛给我一个问题:你有感觉到被歧视或被不公正对待的时刻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偶尔有,但是不严重”,而且内心马上提醒自己“可能是我太敏感”。毕竟,我们身在海外,处于思维方式完全异于东方的环境,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生疏或者不够本地化的时候,本地人表现出不习惯或者冷漠什么的也是无可厚非。

  我很想知道其他同学们跟我的答案是否一样,于是向周遭的中国同学了解了一圈。

  被歧视的我们,要不要自省?

  同学朋友们给我的答案五花八门,大部分同学都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历过被歧视,至少是被选择性无视的事情。

  “在超市,收银员对待我们的态度明显跟排在我们前面的白人顾客不一样,对我们是很明显的不屑,漫不经心的那种。”——卡迪夫大学的Betty说

  “有些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做饭油盐大,不干净,宿舍出了什么公共问题先找中国学生的麻烦。”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Rita说

  “餐厅服务员对于亚洲面孔是有选择性忽视的,叫几次都叫不过来,我们点菜生疏一点就不耐烦,但是对于本地人又很热情,有说有笑。” ——华威大学的Peter说

  这些都是身边朋友的真实反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自网络世界的声音可以作为例证。

  朋友告诉我,她之所以问我在国外是否遭遇歧视,是因为在国内某社交网站上,有这样一篇热帖,标题就是——“中国人去哪里都被歧视,真是心好累”。在那个贴子里,有无数的留学生在吐槽自己遭遇的歧视。

  但是呢,夹杂在小伙伴们的吐槽声中的,还有这样亮眼的话:

  “老外对我们不耐烦很有可能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有问题啊,比如中国大妈团什么的,吐槽老外对我们态度差的同时,先做好自己吧。”

  这句话猛地一听好像没什么不对,但是仔细想想,却暗藏着中国人性格中习惯于妄自菲薄的特点,这种道德角度评价法看上去很大义凛然且显得我们勇于自省,但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因为它很可能会模糊掉解决矛盾的重点。

  受一小撮人在国外的任性行为所影响,一些国家的一部分人对中国人观感并不好,认为我们“没素质”,而国人在这样的负面评价之下似乎也不怎么硬气。

留学生吐槽:明明外国人也很没素质

  但是,来英国以后,我发现,“没素质”的何止中国人呐,外国人的一些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小伙伴们的认同,比如这两年曾经被国内媒体大肆批评过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在英国生活过的人都有同感——英国人也不按照红绿灯过马路,没车了就过,而且组团过,一个人过其他人也跟着过——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同样一件事情,却在中国被无数次用道德制高点式地报道来提醒路人自省,并且批评抱团过马路的人缺乏公德意识。当然,我并不是想拿这件事来说明“英国人和中国人过马路的习惯一样差”或是“随意乱过马路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没有意义且不准确的结论,而是想说说被忽略的重点——是什么让英国人如此放心任性地过马路?英国的机动车会主动停车让行人且减速慢行,路口除了有机动车的红绿灯外,还设有行人专用按钮(以提示给机动车行人是否有马上过马路的意向),机动车数量也大大少于中国——这是不同国情所培养出的国民性格。

  “外国的月亮”有时确实更圆,比如在社会公共设施设计方面;有时却没有比较圆,比如在国民素质问题上,绝不仅仅是“中国人素质比外国人差”这种武断的观点。

  除此之外,与其质疑中国人在外国所表现出的素质问题,还可以转过头想想,“歪果仁”难道就是十全十美的吗?

  “外国人在公共交通上很吵,而且晚上喜欢开趴体,特别吵闹,让人休息不好。”

  “打折季到来的时候,老外能把卖场折腾得像刚被抢劫过一样,一片狼藉。”

  “外国人开完趴体不打扫公共区域,在电影院看完电影从不把垃圾带走。“

  这是我在英国留学的朋友们的一致看法。上文提到过的Peter同学,曾带妈妈来英国玩,飞机上的中国旅行团大妈都在睡觉,反而是“歪果仁”说话吵闹,笑声很大,这也让Peter的妈妈大跌眼镜。

  这种事情我也经历过,不管是出去旅行时被同住青年旅舍的外国人的超高分贝的趴体声吵到睡不着,还是在夜晚的伦敦地铁上被几个拿着酒瓶子蹦脏话的外国人吓到,这都是外国人的真实面目。

  拒绝做忍气吞声的“包子” 对歧视说“NO”

  回归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歧视的话题上来,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一味自省和妥协,就能获得尊重,尤其是留学生身在异乡,硬气起来、自信起来也许才是真正可行的方法。中国留学生与外国学生同住宿舍时所产生的矛盾纠纷是难免,大多是宿舍卫生问题、生活习惯差异问题等等,听起来都是一些生活小细节,但是在处理这些小矛盾的时候,往往因为中国学生的隐忍、内敛和软弱,而遭受欺负。

  朋友A经历的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与A同住的是一位德国女孩,她认为中国人做饭油烟大(不知如何吐槽这位德国妹子),并且不好打扫,让她感觉很不舒服,于是便要求A在每次做完饭以后把灶台收拾得一尘不染,如果做不到,她就一直complain(埋怨),严重的时候两人甚至还会发生争吵。

  对于这种矛盾,A处理得很妥当,就是据理力争,强调维持环境整洁是共同的义务,并且制定值日表格,劝解那位德国妹子在要求别人的同时要首先做好自己。其实呢,悄悄地说,我去过有外国人同住的朋友家里玩,他们的厨房和厕所是最脏的,所以,不要认为他们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我们就得照做。

  对于歧视的问题,我想或许我们不用太过敏感。小伙伴们,仔细想一想,难道我们就没有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温暖或是接受过颇具绅士风度的帮助吗?不说别人,我自己就不止一次地,在地铁里拿着大行李箱子累得半死的时候得到西装革履的英国大叔伸来的援手(不得不吐槽英国有些与火车站联通的地铁里竟然没!有!电!梯!),或是跟在本地人后面进门的时候他们细心地留门等等,多多感受这些温暖的小细节,会让我们更有正能量。

  其实,如果你花点时间与本地年轻人聊一聊,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有包容和可爱的一面,比如朋友的外国友人,来自约克郡的Brian这样说:“我觉得中国人挺有钱的,并且全世界都是Made in China,”或者“中国人是不是绝大部分都在从事制造业?”,一些外国小伙伴认为中国学生很努力,很用功,也很聪明:“因为我们都在趴体或者夜店消耗了时间,中国学生却在看书。”(这位外国友人我想说你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啊)还有一位英国意大利的混血小哥浪漫地对我说“中国女孩往往很漂亮,很迷人。”你们说说,这难道不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吗!

  所以,千万不要被文章里所提到的事情吓到,留学生活总体来说还是充满美好与收获的,重点是自己怎么做好自己,怎么看待周围的人事物,歧视事件确实存在,但早已不是主流,更多的只是个别事件的堆加,也不是发生在所有人的身上。少点玻璃心,少点过度敏感,强大自己才能获得尊重,不是吗?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