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短平快”社交 西方大学里的社交Party

大一刚开学那会儿的一顿午餐上,我认识了几个美国大老爷们,其中的一位大家都戏称他为sugar daddy。论身高,论长相,论才智——这个哥们都谈不上出众,甚至深有不足。但开学短短一个月,他已经轻松坐拥了大片正妹资源,女朋友更是手到擒来。

我就有些纳闷。再一深入了解,这才知道哥们早在开学第一天就以借糖泡咖啡为由跑遍了整栋宿舍楼里所有的女生房间,顺风顺水地要到了楼里绝大多数女生的电话。sugar daddy的名号也是由此而来。

嚯,真是人生百态。

同样是社交,国人难免多了些许矜持。就拿搭讪来说,每每在大街上碰到了看得过眼的妹子,大部分人只是在背后简短地议论或是偷偷瞄上几眼,像以上这种主动出击的少之又少。

有时候朋友会喊我去那种一大半人都不认识的局。其实每一次去之前,我内心都是犹豫的,习惯性地反复掂量着自己去了能不能聊得开,会不会尴尬,种种 ……怯生生地就好像自己是伍肆漫画里那只即将被送去菜市场贩卖的鱼,不担心自己被谁买走回家炖汤,却担心自己该和鱼市里那些陌生的鱼聊些什么。即使去了局上也是满肚子的顾忌,一整晚也许就和几个熟悉的人反复寒暄了,再者礼貌性地加了一圈局上左邻右里的微信,然后从此就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联系了。

反观美国,不生不熟的半个陌生人都可能主动邀请你去他的party狂欢。大多互不相识的人在party上也玩的十分尽性,甚至在party尾声的时候已经亲热地称兄道弟,如胶似漆了。你会和一大群可能还是初次见面的人儿在夜半时分互相搂着肩,涨红了脸,趁着酒兴在大街上叫喊着 。他们让你感到激动,沸腾,精力充沛;他们让你感到充实,全心投入。

热情么?毫无疑问。聒噪么?也未必。

这就是美国的社交常态罢了。

美国人接受陌生人,新来者的速度一直以来都是快于国人的。

你的美国朋友虽然友好热情,但 “别被美国人的热情冲昏了头脑”这个道理等你去了几次party也就懂了:你大可在一夜之间和他们建立起热烈的友谊,也可能在一天、一周或是一个月之后被他们迅速地抛诸脑后。简单来说: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前几日看到一篇介绍假性亲密关系的文章里写道:“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应的联结。” 表面的亲密并不代表互相之间已经适应,包容和接纳。这点拿来描述和美国朋友的交往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高中初到美国交流的时候,学校里一大半人都兴致勃勃地找你聊天,邀请你去这样那样的party,约你逛街吃饭看电影。但很快你会发现,他们了解到了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后就不再跟你那么亲密了,他们请你去了party却总是和其他人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约你 “hang out together”大多是口头上的礼貌邀请。你的身边围满了人,但真正可以交心的只有几个。

这么说吧,美国人的交友观和爱情观或多或少地有些相似:在短时间内相识相知相爱,爱的热烈却不那么深刻。美国奔放的文化背景决定了美国没有定式,没有模版,没有规则的社交自由,也注定了在美国交朋友、维系关系比建立关系要复杂得多的社交现实。

相比之下和中国朋友相处就舒服且长久地多。一个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会在外出游玩的时候给你寄来一张暖心的明信片,一个远在异国的朋友愿意隔着时差和刚分手的你促膝长谈,一个走的不那么近的朋友可以在关键的时候给你雪中送炭。

同样是人与人的交往,国人大多讲究慢热。虽然在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无法快速融入,也没有了和美国朋友玩耍时心跳的感觉,但和中国朋友循序渐进的了解和磨合之后多的是可以相视一笑的融洽。这种关系,尤其对于远渡重洋身在他乡的我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在和美国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无法在他们面前完完全全地暴露我的喜怒哀乐,因为他们看上去总是大大咧咧的;他们似乎无法,也不想了解你真实的情绪。更夸张的是,有时我得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活生生的段子手,时刻在肚子里揣些gossip或是故事才能在聊天的时候加入到他们热烈的讨论中去。这听上去不像是在交朋友,更像是我在苦心经营一段难以维持的感情或是一门心思钻研一本社交成功学的书。

咦,好像这么一说中国留学生扎堆也是情有可原了。

从社交软件其实可以看出些许中美社交的差异,因为一个产品的成功和它的市场需求息息相关。

美国人的思维“ 短,平,快”,他们习惯并且乐意在facebook这种公开的平台上发表个人信息和个人观点。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随意翻一番facebbok,各门派的政治观点就迸发出来了;而微信,作为现在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是相对闭塞的。当然你可以说中国也有人人,qq空间,但在微信这样的主流社交软件面前,它们无疑已经稍显没落了。微信的聊天是仅限于好友之间的,朋友圈也设有一定的权限。最多的时候我们转发鸡汤文就算是阐述自己的立场了。这大概是应了中国人相对腼腆的社交态度。

我第一次带美国朋友来中国参加父母所谓的“应酬” 时,她吃惊的举着她的单反相机拍下了中国圆桌饭的全景图。的确,中国的圆桌饭和时下最流行的大妈广场舞一样,是你在美国永远看不到的,典型的集体文化代表。中国人可以和工作伙伴一起在饭局上讨论商业机遇,而美国人却总是把社交和工作分得很开,就好比Facebook就是Facebook, LinkedIn就是 LinkedIn一样。我鲜有在facebook上看见人们讨论工作问题,也不曾在 LinkedIn上看到人们讨论个人观点。

相较之下,微信是不是一个万能的大熔炉呢?

王尔德说,“唯浅薄之人才不以外表判定一切。”但在美国的社交圈里,这句话并不适用:“脸”不足以成为你行走江湖的利器,个性才是。

美国从小学到高中的“反智倾向” 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人们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好学生,cool kids才能在美国这个自由的民族里混得如鱼得水。我高中时关系最亲密的美国朋友是学校的home coming queen,虽然颜值不错但谈不上是最漂亮的,虽学习成绩可以但谈不上是学霸,之所以受欢迎完全是因为她洒脱的个性:在课堂上有理有据地反驳老师,在和男朋友分手之后迅速走出阴影归于平静,全然不顾父母的反对把自己的信仰纹在后背上……这样的事例在她身上不胜枚举。

相较于美国,国内的确多了些人云亦云。这个社团抢手,我们就都去参加。那个明星抢眼,我们就都去追捧。潜移默化中我们自己造就了一些社交定律——哪些人应该去做朋友,哪些人不应该,哪些特性能够吸引更多朋友,哪些不能。

“东方抹平特征,崇尚千篇一律的共性。 西方遵从特点,喜好特立独行的个性。” 虽然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中西方审美差距的,但用来形容社交差异也不是不可以。

必须承认,想要融入美国的社交圈并不简单。迥异的民族性格,过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像是米饭和牛排,筷子和刀叉—— 说不上谁是绝对的好,谁是绝对的坏,但也的的确确需要不断的磨合才能达到共存。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