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端午节正确的打开方式

 
说到端午习俗,到底怎么来的,到底有些什么习俗,你肯定只是一知半解,别嫌小编烦,今天就跟大伙话话端午!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中国的各民族以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纪念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臣、著名的爱国诗人,因遭陷害,被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悲愤不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划着船打捞他的尸身,并将饭团丢进江里,让水中鱼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的身体。之后,发展成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的习俗。
 
“纪念伍子胥说”。在苏州以及江浙部分地区,过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重臣、军事家,又是苏州城的缔造者,协助吴王成就了霸业;因受谗言陷害,被吴王赐死。吴王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后人尊伍子胥为涛神(江神),为他立庙,并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祭祀活动,纪念伍子胥。
 
“纪念孝女曹娥说”。在浙江绍兴一带,有端午节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曹娥是东汉时绍兴上虞人,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因父亲溺于江中,昼夜沿江号哭,并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父尸出水。后人为纪念曹娥,在曹娥投江之处建曹娥庙,改江名为曹娥江,并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设祭,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习俗知多少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之外,还有一系列习俗。
 
在先秦时代,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此日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并出,故而形成了许多除瘟、驱邪、镇恶的习俗。人们在此日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佩戴健人符、香囊,用雄黄酒在儿童额上写“王”字,在儿童衣衫上绣“五毒”。
 
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可以用作解毒剂、杀虫药,古人认为雄黄“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喝雄黄酒可除瘟、驱邪。人们还用雄黄酒喷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挂菖蒲、艾叶。艾叶、菖蒲和蒜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人们将艾草、菖蒲、蒜等用红纸绑成一束,悬在门上,以此除瘟避邪;还在家中悬挂驱鬼的钟馗像。
 
薰苍术、白芷。薰苍术、白芷有空气消毒的作用。人们在端午节将苍术、白芷捆绑在一起燃烧,以辟邪气,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佩戴健人符、香囊。旧时,人们以艾叶制成人形,于端午日佩戴于衣衫上,以为能辟邪却病,名为“健人符”。还以纸帛折成小粽子形状的香囊,内置雄黄粉、白芷等,外缠五色丝线,挂于胸前,以免灾疾;有的用五色丝线系于手腕上,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
 
端午日,长辈们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上“王”字,给孩子穿上绣着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的“五毒”衣衫,以为可以避“五毒”,驱邪却病。
 
在江浙一带,端午节的特色食品除了粽子外,还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
 
明清时,盛泽有端午节东白漾赛龙舟的旧俗,称之“东漾划船”,是旧时的“盛湖八景”之一。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