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美国亚裔团体投诉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遭驳回

美国教育部驳回一群亚裔学生对哈佛大学的投诉,这些亚裔学生声称哈佛大学用种族配额将成绩优秀的亚洲人拒之门外。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7月8日报道,教育部的民权办公室拒绝了华裔、印度裔、韩国裔和巴基斯坦裔等60多个团体今年5月提交的投诉。

这些投诉团体表示,他们对教育部的决定“非常失望”。

哈佛大学表示,其招生政策被认为“完全符合联邦法律”,并表示该大学在招收录取亚裔学生方面的纪录强而有力。

亚裔因成绩太好“被平等”?

向来沉默的美国亚裔此次突然集体发声,引起了美国社会广泛关注,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都报道并转发了投诉信。哈佛大学发表公开声明称该校录取方式“完全符合联邦法律,过去10年来,哈佛录取亚裔比例已经从17.6%上升到21%”。哈佛首席律师罗伯特·尤利亚诺强调哈佛招生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保证学生来源多元化,包括不同的背景、理念、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才能和人生抱负”。

这位律师所谓“确保族裔多元化”是美国社会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在各种利益集团互相平衡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促使著名的《平权法案》诞生,该法案保护少数族裔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权利。此后美国一些学校和机构在招生招工中对非洲裔采取政策性保护措施。

最近20年,如何实现平等受教育和平等就业成为美国社会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有些白人和亚裔认为自己受到逆向歧视,因为自己的种族而丧失了被录取的机会。相关法律诉讼时有发生,有些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2014年美国“争取公平入学学生组织”代表亚裔向哈佛大学提出法律诉讼,指控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对亚裔存在种族歧视。

参与联名写信的美国国会众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埃德·罗伊斯表示:“我们正在积极联系联邦政府,督促迅速审查行政申诉,并密切关注这个重要议题。我们应该继续激励孩子更出类拔萃,不是教育他们种族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我必须重申,身为亚裔不应该成为获得顶尖大学教育的阻碍,”罗伊斯说,“如果亚裔孩子同样被公平对待,那为何在其他没有以种族为录取标准的大学,亚裔学生比率高出许多?如1992年时,大约19%的哈佛学生是亚裔,加州理工学院相比之下是25%。2013年,哈佛大学数字没有变动(18%),加州理工学院则飙升至42.5%。加州理工学院并不是唯一特例,其他没有将种族列入录取评选考虑的学校,也有类似的亚裔入学率,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40%,洛杉矶分校有33%学生是亚裔。”

纽约州前副州长贝齐·麦考伊撰文说,常春藤名校存在针对亚裔的限额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如果你打算申请哈佛大学,而你的姓氏碰巧是WANG或LIU(汉语拼音),那么将你的姓改为LOPEZ或LUCIANO可能更容易被录取。华裔姓氏或亚裔背景成为申请哈佛的不利因素,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哈佛为了知道申请者族裔,要求申请者提供父母出生地,母亲娘家姓氏以及他们的家人是否曾经更名。这些要求之外,还有一个面试环节,是哈佛上个世纪为了限制犹太学生的数量而制定的。现在,亚裔学生是新的犹太人,哈佛欢迎亚裔学生,但招生数量有限。“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每年申请者的族裔构成如何变化,哈佛学生族裔比例都是一样的:15%-18%为亚裔,42%-49%为白人,6%-8%为非洲裔,7%-9%为西语裔,加上一些其他族裔。”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哈佛说他们考虑每个申请者的个性,进行全面评估,听起来合法。但是学校的“全面”标准,却对不同群体申请人采用不同标准。比如对亚裔淡化客观标准考试成绩的作用,而对非洲裔和西语裔则过于相信主观因素重的推荐信。有明确证据表明,哈佛这类名校在招生中“种族平衡”被置于最高优先,而所谓全面标准只是为了掩盖他们所需要的种族多元化。

怎样平等仍是一个问题

很多参加申诉行动的华裔表示,即使自己的孩子不一定上名校,但是一定要积极争取公平教育机会,“为我们的下一代争取一个公平生存环境”。积极推动此次申诉行动的佩斯大学教授李春燕说:“照顾弱势群体应该以收入为准,不应该以种族区分,不应该以一种种族主义对待历史遗留的种族主义。亚裔历史上也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为什么要亚裔来弥补历史不公的代价呢?现在种族倾斜成为名校压制亚裔的手段。”

纽约长岛华人协会主席张国栋说,此次申诉已经引起了美国社会广泛讨论,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亚裔总是被认为不懂美国社会的游戏规则,不懂得运用宪法、法律和司法程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美国是一个价值极其多元的环境,而宪法和法律是通行规则与底线。他说,美国黑人平权运动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维权行动,导致美国立法保护各种族平等权利。此次申诉行动,并不是反对《平权法案》,而是反对高等教育中对《平权法案》的错误实施。

平等教育机会是美国建国的理想,可是如何实现平等,是搞大锅饭强制性地利益均摊,还是在起跑线上机会均等,仍然是一个复杂而且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