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财经 > 正文

英媒:日加入亚投行 美将成为唯一大例外

  “事到如今,不要因细节不清楚而不下决定,必须主动(向中方)询问。”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29日敦促日本政府积极收集信息以决定是否加入亚投行。福田发出这一呼吁之际,亚投行的“朋友圈”正迅速扩大。从北欧的芬兰,到南美的巴西,从美国在亚太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到中国台湾,各国及地区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消息令人眼花缭乱。31日是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的截止日,紧跟美国的日本并未流露“搭上末班车”的意向,日本舆论却越来越“犯嘀咕”。“中国经济外交现成效,日本或陷入孤立”,“不加入亚投行,日本在与中韩争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将失去很多机会”……各种担忧声凸显日本舆论的焦虑。日本《产经新闻》告诫道,对于是否加入亚投行,现在甚至连美国都不是铁板一块,日本如果不能以最快速度了解详细情况,将成为“最后的孤独者”。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30日则对媒体表示,他与日本商界领袖相信,日本将在6月加入亚投行。

 

  “慎重考虑”VS “6月加入”

 

  据共同社30日报道,在中国海南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29日对媒体表示,日本政府也应积极收集信息,就是否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做出决定。福田对成立亚投行的宗旨表示理解,他说:“亚洲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如果目前的(国际金融)机制无法应对,缺少基础设施的国家的建设步伐将落后。”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的福田还对媒体表示:“日中关系正在逐步改善。”

  福田的呼吁并未得到日本政府的积极响应。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30日在记者会上就已经有40多个经济体申请加入亚投行一事称:“亚投行能否确立公正的管理?(我们)担忧无视债务持续可能性而进行贷款会不会给其他债权者带来损害?”他还强调日本政府对于加入亚投行“要再次慎重考虑”。

  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30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则表示,他与日本商界领袖相信,日本会在6月加入亚投行。木寺说:“商界觉醒得有些晚了,但是他们现在已经进行加入亚投行宣传,这种宣传看起来有效。”《金融时报》评论称,如果日本加入,将被视为东京与华盛顿分道扬镳,使美国成为唯一一个大的例外。

  日本的“慎重”与世界多国的热情形成明显反差。印尼《雅加达邮报》30日报道称,随着申请截止日期临近,各国争相加入亚投行。仅在28日一天,俄罗斯、巴西、荷兰与丹麦等国就纷纷表示希望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此前一天,格鲁吉亚、土耳其与韩国已经递交申请。出席博鳌论坛的瑞典官员也表达了兴趣,其他北欧国家紧随其后的可能性增加。截至29日,已经有42个国家加入或申请加入亚投行。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日本和加拿大没有申请加入。《韩国先驱报》称,韩国宣布申请加入后,日本成为该地区唯一不参加亚投行的美国重要盟国。30日,中国台湾和芬兰均表示将申请加入亚投行。

  “亚投行‘朋友圈’显示中国经济实力”,《日本经济新闻》30日以此为题称,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参加国有望扩大至南美和北欧等地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8日的博鳌演讲中,对顺利推进筹建工作显示出自信。博鳌亚洲论坛向海内外彰显中国的影响力。

  与世界众多国家步调不一致让日本舆论担忧日本会“陷入孤立”。共同社29日称,希望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国家正在增多。欧洲各国不顾美国与日本的担忧,希望借此激活面向亚洲地区的贸易与投资。继去年金砖国家就筹建开发银行达成协议后,中国再次在经济外交领域取得成效。有鉴于此,有意见担忧与中国存在历史问题、且重视对美同盟关系的日本可能陷入“孤立”。报道称,七国集团中已有4国宣布加入亚投行。日本则被欧洲各国纷纷宣布加入亚投行这一“预料之外的事态”打了个措手不及。外交人士分析称:“只要美国不点头,日本就无法采取行动。然而,美国突然宣布加入而使日本陷入孤立境地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日本做亚投行的局外者好吗?”日本《北海道新闻》30日以此为题发表评论文章称,欧洲、大洋洲等亚洲以外的国家都加入了亚投行。其中,很多国家是美国的盟国,他们为什么要冒得罪美国的风险加入亚投行?这是因为他们看准了亚洲的重大发展机遇,要搭上亚洲经济发展的顺风车。而日本作为亚洲国家,反而无动于衷。

  《朝日新闻》称,日本政府不断指出问题点,这与不断摸索建立联系的各国形成鲜明对照。经营的健全性、对于人权和环境的考量、中国的国家利益主义、与日美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的分工――日本作为亚投行的“评论家”,无人能出其右。然而,集结了亚洲、大洋洲、中东、欧洲多个国家的亚投行,年内便将开始运营。在美国,金融机构将新银行视作生意的“种子”已经开始接触,所以美国国内也并非那么团结。由美国人担任历届总裁的世界银行,也正向着与亚投行合作的方向进行讨论。日本继续缺席真的好吗?到了该考虑如何参与的时候了。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