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让孩子多玩会儿,不要让“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

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人很不解,为何中国妈妈总是督促孩子学习,一看到孩子玩,就大声斥责。其实,到了美国的中国女人,已经多少美国化了,她们在中国的同胞,在督促孩子读书上进方面,用功之深,心思之密,督促之严,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美国人说,中国妈妈的使命,就是要把孩子逼疯。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还真差不多。

家长望子成龙,当然也可以理解。虽然我们都知道,能成龙的子,其实不多,人世间多的是芸芸众生,不管家长们怎么望子成龙,多数的孩子,能成人也就不错了。当然,人们尽可以这样期待,做点梦总是好的。但要命的是,很多家长,似乎就是见不得孩子玩,天然地认定,玩就是不好的。恨不得自家的孩子24小时都在勤奋用功。我们的古训也这样告诉我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自古以来,被记录下来的好孩子,都是勤奋用功之辈,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照雪。千把年来,大人们一直用这样的模范典型来激励和鞭策孩子。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古人,包括那些优秀的古人,都有贪玩的经历。只是,这样的经历,每每被人有意遮蔽了而已。有的时候,古人也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一星半点。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说明当年机智的司马光,也很贪玩。

贪玩是人的天性。小动物一生下来,就会玩。它们某些后天习得的本领,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的。人猿相揖别,人依然是动物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其天性,还是爱玩。所谓的玩,就是游戏,游戏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人只有充分地游戏,身体和心理才能发育好。跟动物一样,很多的本领,都是通过游戏才能习得。游戏,或者说玩,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却把玩,贪玩,看成一种恶习,对此深恶痛绝。千方百计,不让孩子玩,实在不行,也得少玩,让孩子在呵斥和打骂声中玩。过去,一个家庭孩子很多,家长即使想管,也力不从心。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孩,家长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把管理办到严丝合缝。在让子成龙的伟大目标指引下,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配合下,理直气壮地把孩子扔进各种课业的陷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里面挣扎,却一点都不心疼。

于是,这样挣扎出来的孩子,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毛病,有的是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尽管吃的比父辈好,现在的孩子身体却比以前差的很多,还没进大学,就都戴上了高度近视镜。至于心理状况,就更加堪忧。能进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都是好孩子,即使在这些好孩子中,也不乏自闭的,自我膨胀的,心理阴暗的。有的学生,一入学就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打游戏,一学期下来,一堂课也不上。还有的孩子,自我膨胀的很厉害,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完全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更严重的,是稍有挫折,就跳楼自杀。

那些只知道让孩子用功的家长们,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再繁难的知识都可以习得,而没有这些,即使读到博士毕业,最终也有可能鸡飞蛋打,遗憾终身。

在美国,高中流行“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

第一次听到美国高中校园、尤其是华人学生集中的高中流行“中国妈妈”(Chinese Mom)一词时,我并不懂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是褒还是贬。后来专门和一些中学生交谈,才了解了美国一些高中校园流行这个词的原因。

华裔家庭的高中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人家的孩子去学钢琴,自己的妈妈也要孩子去学钢琴。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哈佛、耶鲁,“中国妈妈”就会说,看看人家,你也要考哈佛、耶鲁。总之,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中国妈妈”永远是以别人为标杆,然后让子女去达成妈妈心中的目标。一些华裔高中生为此与母亲产生矛盾,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中国妈妈”总要比这比那,我是我,我就是我,为什么不能按我自己的情况来设计人生呢。

主流社会或者说是白人家庭的高中生对“中国母亲”的含义的解释与华裔家庭的高中生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华裔家庭的同学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要妈妈说了算。妈妈就像一只老母鸡,华裔的同学就如小鸡,总要靠老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白人中学生中是一句讽刺语,而不少华裔学生为此感到烦恼。

不少华裔移民到美国,他们心中的“美国梦”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希望子女能够接受美国最好的教育,当然哈佛、耶鲁等美国最一流的大学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美国各族裔移民中,华裔家庭是最重视子女教育的,而且考入名牌大学的比例也比其他少数族裔要高,在这里“中国妈妈”功不可没。

竟管如此,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下,“中国妈妈”的做法却成了高中生中不被赞赏的行为。没有人否认“中国妈妈”的苦心、用心以及实际行动对子女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所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国妈妈”为什么又会成了流行的贬义词呢?

其实,从华裔家庭高中生和白人家庭高中生对“中国妈妈”一词的解释上已经有了答案。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我们民族的一个特性也许是太好攀比了,从大事到鸡毛蒜皮的事,总是要和同事、左邻右舍比一比。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从小开始就是不断加码,这个课,那个班,人家孩子上,咱家孩子绝不能拉下,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是不是那块料。孩子少了乐趣,变成了小大人。

攀比和为孩子设立教育目标是两个概念,而且攀比的结果最终往往是对自己的孩子没了信心。从小为孩子设立教育目标,基本上是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不断地去挖掘其潜能,并寻找最适合孩子教育的大学。

其实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子女入读大学名校,但现实是能进去的人太少了。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其实选名校不如选专业。如果一个高中生可以考入耶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中学做教师,年薪5万,或是他可以进入加大洛杉矶分校计算机学院,毕业后可以在大公司就职,年薪7万,家长会选择让子女读那所学校,答案并不难。

对于“中国妈妈”,我认为值得多思考的是,敢不敢让子女早自立,而不必一生中都让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老母鸡”上。不少华裔中学生对白人同学“中国妈妈”的看法是较认同的,其实在高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已悄然形成,为什么很多高中生上大学非要到远离父母的城市去读,因为他们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用每天听“老母鸡 ”的“咯咯叫”了。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