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周报) 省议会大楼后面的女王公园是很多人学子和游人休憩观光的好去处。在公园里漫步,一定会被那尊两层楼高的、精美的巨大骑马铜像吸引。仔细一点的人会走近看看铭牌,知道这是100年前的英王爱德华七世。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尊大铜像是跨越了大半个地球——先是横穿地中海,然后是印度洋、太平洋,经过美洲大陆,才在多伦多安家的。
爱德华七世的名字可能并不广为人知,不过他的母亲可是全球闻名,这就是着名的维多利亚女王。今天加拿大五月份的“维多利亚节”,就是以她命名的。维多利亚女王本人并没来过加拿大,但是她的孩子们和这个国家联系颇多。早在1860年,年仅19岁的王储爱德华七世就访问过加拿大,他到访的当年多伦多建立了女王公园(Queen’s Park)。约20年之后,爱德华七世的妹妹、维多利亚女王的四女儿路易斯.阿尔伯塔公主也因着丈夫罗恩侯爵担任总督而来到了加拿大。为纪念她,落基山公园里的“翡翠湖”(Emerald Lake)改称为路易斯湖(Lake Louise)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外,当时新建立的阿尔伯塔省(Alberta)名字也是取自于这位公主——有些扯远了——我们回到爱德华七世上来。
由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寿命特别长,1901年已花甲之年的爱德华七世方才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这不仅是英国一个国家的盛典,也成为所有英属殖民地的大事。从维多利亚女王开始,英王(女王)同时兼任印度皇帝。印度人为了表达对新皇帝的景仰,特意跑到伦敦聘请当时着名的雕塑家布洛克(Thomas Brock),制作了一尊巨型的爱德华七世铜像。铜像制作好之后在伦敦引发了轰动效应,于是大英帝国的印度臣民们就在众人的“注目礼”中将它装船,运到了德里,安放在了该市市中心的“加冕广场”上。
再扯远一些:当时加拿大其实也订购了一尊爱德华七世的铜像,但是比印度的这尊小很多,只有一人多高,而且是立像。加拿大的那尊铜像被树立在当时本国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圣凯瑟琳大街La Bay商场对面的广场上。今天这尊铜像还在那里,如果看官有空可以去看一看。
故事到这里本应该结束了,可是20世纪的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了,这尊象征着英王王权的铜像注定无法在一片本不该属于英国人的土地上长久地待下去。1947年,由于二战后的英国国力衰微无法顾南亚,印度宣布独立,随即“去殖民地化”运动高涨,人们要把一切带有英国色彩的事物去掉,而这尊爱德华七世的大铜像也被人们放倒、装箱,塞进了仓库中。当地的保险公司老板、收藏家杰克曼(Harry R. Jackman)舍不得这尊非常精美的艺术品就这么被回炉,于是就花钱买下来,还自掏了一万美元的运费运到加拿大。杰克曼想着,加拿大人对英国王室很有好感,他们一定会好好地保存这尊铜像的。
1969年铜像漂洋过海抵达了多伦多,也是引起了一番轰动,可是人们冷静下来后就发愁了:这么大的一个家夥,安装费可了不得,谁来付啊?这时候说不要,那是不可能了,人家都送货上门了。于是,多伦多人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想力:有人提议熔了;有人提议沉湖算了;还有人说不如将它敲碎,人像进博物馆,马就放进游乐园给孩子当滑滑梯。在关键时刻,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表示愿意收藏这尊铜像,支付了2.5万元的安装费,将它树立在女王公园里,而那时据爱德华七十登记已经过去了快70多年了。
这两天有条新闻说,加拿大人对英国王室的好感越来越低,现在只有34%的加拿大人继续支持由英国王室成员出任国家元首。不知道这尊铜像在女王公园里还能待多久,有朝一日会不会再次面临被“驱逐”的命运。说不定那时候加拿大人又会把它送回了英国,果真如此的话这尊铜像真的就绕地球一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