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就一直在帮助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也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能够将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而促使美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不过,随着中国薪资水平的上升,中国商品的成本已开始提高。目前来看,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这将使得美国经济更容易面临通胀风险,也将令美联储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据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进口了总值3,99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这一数据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前一年(2000年)进口额1,000亿美元的4倍,是1994年进口额390亿美元的10倍。
在中国进口商品大量增长期间,美国也处于一段通胀水平异常平稳的时期。据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的数据显示,过去15年,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美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均升速为2.1%,低于此前15年的4%。
核心CPI升速的下降归因于商品价格的回落,这里所说的商品指的是体恤衫等货物,相比类似理发这样的服务,进口体恤衫很容易,但理发服务则无法进口。过去15年,核心消费者货物的价格年均升幅为0.2%,低于此前15年的2.9%。
不过,近来中国货的价格也开始上涨了。据劳工部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份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3.9%。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中国薪资水平的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似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进口鞋(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最少并且主要由中国制造)的价格为例,这类劳动密集型货物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5.5%。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的降温可能也会带来一些暂时性的缓解作用,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难以限制劳动力成本的阶段。一些制造商正在将业务转移至薪资要求较低的其他亚洲国家,不过这方面的操作空间还是存在局限:相比中国的13亿人口,越南人口只有区区9,000万。
这并不是说中国薪资的上升将推高美国的物价,而是不再产生拉低美国物价的作用而已。因此,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倾向将更大,生产率可能有微幅下降–也就是说更像中国进口商品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之前的状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结果就是物价的上涨可能会成为美国经济复苏初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上个十年中,中国进口商品的低价格因素促使美联储将过低的利率维持了过长时间。而这次,中国因素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