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北京,就被朋友拉到凤凰汇的台湾餐厅“饭前饭后”去吃饭。说着说着就说起了眼下最成功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几千万的投资,票房据说已经过了五亿。前一阵的“泰冏”当然更挣钱,但是在我们这些名校出来又都觉得懂点电影的人看,“泰冏”终究有点低俗。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却找到了中国人拍类型片的感觉。任何一个学过电影的人一看,就可以看到那人物关系那故事发展甚至细节设置都是一步步完全按情感喜剧的模式照拍的:什么两个主角关系由憎变爱,什么在感情开始朦胧时,走进婚纱店,让一个搞笑的店员捅破那层纸;甚至最后帝国大厦再次相遇,都是向美国同行最直接的致敬。难怪叫中国版的“西雅图不眠夜”!败金女小三,美国的月子中心,医生沦落成导游,用哈佛精英捐的精子怀孕的同性恋,还有西雅图美轮美奂却温馨如歌孤独如泣的圣诞夜,以及最新的手机微博微信。这一切最时髦的话题影像给了古老的类型片新的生机,中国观众被“情感喜剧”这只类型片看不见的手引领着,在好看的异国情调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投射。
在这种意义上,“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确称得上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真正接轨。
2 我其实两年前就听说这部电影了,是从这部电影的监制谭芷珊(Shan Tam)那里。当时她们正在西雅图和温哥华紧张拍片。
2011年夏天,大温地区的列治文文化中心和当地一个电影社团Cinevolution Media Arts Society一起把原来的新亚洲电影节重组成列治文国际电影节,以体现列治文这个亚洲移民聚居城市的文化特质。组织人王迎请我和电影人谭芷珊一起做一个关于中国电影的对话讨论,作为电影节的活动之一。跟我的学院背景“纸上谈兵”不同,被温哥华电影圈里人称为“阿珊”的谭芷珊是个投身电影二十多年的实干家。她是香港移民,九十年代初就在温哥华组织过以女性为中心的中国电影回顾展,还跟丈夫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制片公司Holiday Pictures,做了几个很是不错的电影。比如她做制片Julia Kwan编导的以温哥华第二代移民少年生活为题材的“伊娃与火马”(Eve and the Fire Horse),就获过Sundance 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是我在大学教课时常用的一个文本;还有一个以加拿大华裔小姐钟丽缇为主角的纪录片“香港特快”(Hong Kong Express)聚焦的则是国际华裔社会的选美造星活动以及香港和加拿大之间的华人流行文化。
不过那次活动谭芷珊讲的是北美电影人与中国合作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如何协调共赢。好莱坞当然知道中国观众中国市场无疑是太重要了,中国电影也越来越想与世界接轨,但双方在合作中因游戏规则和期待视野不同常常出现很多微妙和难处理的窘境,甚至有在最后的谈判桌上谈崩了情况。谭芷珊自己拍的“与查尔斯共进午餐”(Lunch with Charles)在中国展映时几乎就是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十分遗憾。可是也许就是这种对亚洲市场的敏感,以及对中国电影的看好,使得阿珊成为一个在中国和好莱坞的中间人。
3 现在想来,让谭芷珊做“北京遇上西雅图”监制真是个聪明的选择,她以当地人的眼光和经验最有效地帮助剧组利用资源,节省开支,而且又是内行人可以指导把关,使得中国人拍的国外生活也终于不露怯了。
熟悉温哥华的人一看“北京遇上西雅图”,就会惊讶怎么好像温哥华。温哥华的机场,温哥华的民宅街道,温哥华的婚纱店,你看,那招牌上的电话号码都是604打头的温哥华的区号。为什么在温哥华拍呢?因为又省钱又方便。众所周知温哥华是“北方的好莱坞”,一向是北美电影制作的一个大外景地和制作基地。从美剧“X档案”到成龙的“红番区”。几十年来积累了一大批电影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工业经验。加上这里有山有水,多元文化聚居,找点什么类型的外景都很方便。最重要的还是这里制作成本相对美国低得多,但离美国最近,从温哥华开车到西雅图只要两个小时,两国的海关又极其友好,不需签证。所以又一次,温哥华被装扮成西雅图。
其实,温哥华的华人中藏龙卧虎。两岸三地的移民,加上早期的第一第二代老移民。不管是编剧写故事,还是导演制片人,甚至主办电影节做电影发行的,我在这十几年里都遇到很多。如果中国电影与世界接轨,直接找好莱坞固然是一个套路,但是发现像谭芷珊这样对东西电影市场差别敏感又熟谙中西电影制作不同的温哥华式电影人更重要。
4. 第二天,我跟好了二十多年的闺蜜一起在中影电影院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感觉不像另一位作家朋友说得那么好–她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但的确是个好看娱乐又温馨的“心灵鸡汤”电影。说起来这种类型电影应该很简单,太“基本”了,但是我们摸索了这么多年才拍得有点那个意思。祝贺,北京终于遇上西雅图了,别忘了还得借助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