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太平洋上的暗涌——加中经贸往来面对的挑战

【】环球华报报道,正如总理马田1月21日在北京出席加拿大中国商会的晚宴上所说,目前加中的经贸往来势头良好。“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双边贸易已经从50亿上升至250亿元,而去年更录得50%的增幅,这种势头还会延续下去。”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加中两国经贸关系近年发展迅速,一如前中国驻加大使梅平所说的,加中贸易已经进入“黄金期”,但是,由于文化、制度及经商手法的差异,无论是加拿大的商人,还是中国的企业,对进入对方的市场都存在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加拿大

在加拿大,从事对外贸易的商家现在已经觉醒到中国市场对他们的重要性。不过,由于加中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营商环境、经营手法的不同,加拿大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遇到了不少难道。

Steve Kaufman,曾是一名加拿大外交官,现在是一家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都设有办事处的贸易公司的总裁。他曾在中国做过木材生意,出版过语言教学书籍《语言学家》,介绍了自己独创的语言学习方法,以及这种能力如何对其事业提供帮助。

Kaufman表示,加拿大人已经看到了中国广阔的市场,很多人都在中国做生意,而且做得很好。当然,他在中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中国人做生意比较讲求关系,而不想北美或欧洲人那么简单直接,这给加拿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Kaufman认为,这些不同于西方商业文化都是加拿大人在中国做生意时需要学习的。

从事加中贸易多年的加中国际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委员会主席李思远也认为,在中国做生意太过依赖人际关系了。4年前,他曾与一家环保公司到中国,商谈在当地投资兴建污水处理厂项目,经过8个多月的洽谈,与市长及主管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已经接近签约阶段。但是,由于政府人事变动,市长调任他地,结果所有人事关系都断了,合作最后不了了之。

Rimax Supply Limited是温哥华的一家大型露天采矿车轮制造厂。它在中国投资办厂已经有8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合资办厂,到现在独资办厂,Rimax在中国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Nico Wu作为公司亚洲部分的业务部经理,对于在中国做生意也有自己的感悟。他介绍说,Rimax在中国生产的只是车轮的零件,拿回加拿大组装之后,再销售到世界各地。Nico Wu说,一直以来生意都做得比较顺利。但是,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沟通问题。中国的市场不成熟,对于北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生产标准往往没有正确的认识,如何规划市场也没有概念。他每年去中国四五次,每次和当地负责人的沟通都会有问题。“他们的表现也十分不稳定,时好时坏。”Wu认为,这是中国市场能够亟待和世界接轨的地方。

正在中国访问的马田使劲儿鼓吹开放中国市场,促进中加在矿业,能源,金融服务和高科技方面的合作。但是,许多人还在头疼如何防止自己的产品成为“水货”进入中国市场。温哥华Whitehead Ginseng International Inc.的总裁Jody Whitehead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快他的产品的在中国合法化的进程。据他介绍,有95%的加拿大花旗参都是通过走私进入中国市场的。Jody Whitehead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加拿大企业在中国做生意时所要面临的困境。但是,Whitehead需要的是解决不完善的法规和官僚政治的惯性。

Whitehead说,加拿大是中国进口花旗参的主要来源地,北京显然也已经意识到法律上的漏洞。但是,“事情做得非常缓慢。他们不但要确定法规法律,然后更重要的,要决定如何解释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

他希望北京政府能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他说,如果能够从市场上将走私犯排除出去,绝对是个双赢的局面。批发商就能拿到一个好价钱,而中国的消费者也能得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北京可以收取关税,而加拿大方面也可以看到花旗参价格的上涨。

Nova Pole International是一家在蒙特利尔的城市基础建设产品生产商,主要提供街灯灯柱,电力转换和远程通讯等产品。自1994年起,该公司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厂家都有合作。通过技术转让,培训,帮助他们生产、销售这些产品。其总裁Sandra Atkins对于能够在中国开展自己公司的业务非常兴奋。她认为加拿大公司,尤其是基础建设的公司,应该重视中国这个市场,“因为那里有太多的机会。”

在中国做生意,Atkins遇到唯一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厂商对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律了解不够。比如,签约之后,按照国际惯例,中方的厂家必须缴纳保证金后,卖方才能够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但是,中方厂家经常拖欠保证金。“他们或者得不到上级的批准,或者认为他们可以买些旧机器就可以使用我们的技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Atkins还帮助几个厂家在加拿大贸易局做了贸易分期付款,并努力在寻找一个大的国际基础建设发展商,能够为他们提供资金,并愿意产品。

中国

  广东是中国的出口大省,广货对加拿大的出口也在中加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中国广东海关统计,近年来广东省对加拿大的出口稳步增长,2001年、2002年及2003年出口总值分别为10.2亿美元、13.5亿美元、16.7亿美元。2004年1-9月广东对加拿大共出口1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在广东对加贸易迅速增长的同时,广货在进入加国市场时也面临一些难题和制约因素。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外经贸厅了解到,中国虽已被承认“市场导向国家”,但中加贸易摩擦并未减少。值得关注的是,与一般的反倾销调查不同,加国对广东出口产品的采用的是“反补贴”调查。

  由于中国商品对加拿大出口的迅速增多,加拿大部分行业认为受到了冲击,向加拿大有关部门提出对中国商品实施遏制措施。2004年以来,加拿大先后对中国出口加国的烧烤炉、钢制紧固件实施了反补贴调查,并准备对中国出口的复合地板也实施反补贴调查。其中的烧烤炉反补贴调查就将指向了广东。作为涉案企业的集中地,广东被加拿大官员选为实地核查点,了解有关政府有否给予企业WTO规则所不允许的补贴。这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遇的首例反补贴调查。

  2004年4月起,加拿大有关部门分别对广东有关政府部门是否给予了企业WTO不允许的补贴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对广东相关企业进行了反倾销调查。10月11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前来广东展开为期5天的实地核查。11月19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宣布结束对烧烤架反补贴案的调查。

  据广东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以政府为应诉主体的反补贴调查,不仅针对政府的出口补贴,还针对政府的生产补贴。以此案为例,加方所要调查的补贴内容包括9项,分别为经济特区的鼓励措施、根据出口实绩和雇佣普通员工的情况提供的补助、优惠贷款、中国政府提供的贷款担保、所得税抵免和所得税的减免、生产投入的关税及其他税款减免、土地使用费用的减征、从国有企业购买产品的补贴以及其他补贴项目。

  加拿大在随后的紧固件反补贴一案中,没有做实地核查就于12月9日作出终裁,对来自中国的紧固件收取每千克1.25元人民币的补贴量。

  广东一家做烧烤架外贸的林老板说,2004年,由于“烧烤架反补贴案”致使其公司与加拿大的贸易曾一度停滞。广东进出口行业人士认为,一系列的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广东企业的对加出口贸易。

  对于在广州开小型进出口公司的陆新先生来说,对加拿大市场真是又爱又恨。因为他从广州移民到加拿大,希望能跟加拿大的企业做点生意,以使自己做“移民监”与做生意两不误。他觉得垃圾处理在加国比较先进,可能在中国会有市场,就兴致勃勃地在图书馆找了一大堆资料,联系电话、联系人。他非常兴奋,觉得加拿大的企业资料真全。然后他就打电话给这些公司。结果大失所望:有几家公司已关闭了,另外的电话号码错了。只有一家公司是确实存在的,但资料上显示的那个产品已不再生产了。像这样找不到即时的商业信息缺乏合适渠道与加国做贸易,是广东小型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另外,食品进口到加拿大的手续十分繁琐,周期又长。以广东著名的珠江啤酒进入温哥华为例,据其总代理赵婷女士告诉记者,从开始办手续到第一批货到温哥华,前后共用了10个月的时间。另一从广东进口食品到加拿大的李先生说,加拿大的食品进口手续不仅烦杂,而且历时漫长,他认为把关严是必要的,但希望有关部门能提高办事效率。

  虽然广东对加国的贸易增长迅速,但与加国的贸易在广东外贸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广州市辉塑贸易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刘颖说,广州专门从事加拿大贸易的公司不多,比如辉塑的外贸在圈子里面算做得不错,加拿大的单也并不多,以美国、欧盟居多。广州外经贸局的一位官员陈先生说,广州的外贸市场主要是香港、美国、欧盟和日本,这四大市场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广州与加拿大的外贸及其投资活动都不多,有其历史原因,比如与以上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等。其实,加拿大与北美是属于整体贸易区,广州与加拿大的外贸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外经贸厅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广东与加拿大目前的贸易额不够高,应继续拓展。

小结

显而易见,在目前一片唱好加中双边经贸关系之际,两国政府和企业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面对挑战。只有这样,加中两国经贸才会进入真正的“黄金期”。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