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八方
当前位置:聚八方 > 聚八方 > 正文

海外华人婚恋老大难 纷纷回国相亲

记者上官天乙综合报道:2013年5月1日新华网转载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新闻网文章说,海外华人“剩男剩女”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婚恋难是华人群体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中国电视上相亲节目的海外专场越来越多,不少婚恋网站开辟跨国婚恋服务,许多定居海外的单身华人男女回国相亲。

今年初,28岁的日本华人张先生就踏上了回国相亲之旅。本不抱太大希望的他,竟与相亲姑娘一见钟情。如今,他与女友已在商量结婚成家的事。

随着回国相亲的华人越来越多,相亲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不少华人选择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的海外专场,希望借助这种相对“摩登”的相亲方式,寻找“另一半”。“虽然成功牵手几率不高,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旅居美国的叶先生说。

在中国,还有不少家长自发成立了“相亲角”,其中的“海外角”甚至细分为“美国角”、“日本角”等。每逢周末,家长们便纷纷展开替海外子女相亲的活动。

另外,不少华人“剩男剩女”热衷于参加“连轴转”的传统相亲。在新加坡工作已有两年的朱先生表示,春节期间,他回家过年的日程就被家人安排的10余场相亲占据。

文章分析,其所以出现如此情形,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是社交圈窄。

2003年移民美国的林先生说,华人想在美国成家并不容易,因为身边年龄相当的华人本来就不多。而且,为了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华人努力打拼事业。繁忙的工作使得他们的生活圈更窄,无暇顾及终身大事。

比如定居美国的李先生,2004年毕业于中国着名的高等学府,并于同年到美利坚闯荡。作为第一代移民,李先生一心扑在事业上。经过一番打拼,李先生成为一家着名公司的高级分析师。

(新华国际:温柔可爱的女海归总会得到众人的青睐。图中这位女士在活动中身边总是坐着男士,赚足了人气。)

已步入而立之年的李先生感情生活却还没有着落。谈及择偶标准,李先生说:“我料理家务能力一般,想找一个‘会照顾人’的妻子。”他认为这样的女性在美国不好找,“她们总是希望能与男人做一样的事,甚至有朋友责怪我不会生孩子。”

这样的事就是在与中国文化较为相近的日本也屡见不鲜。

陈先生的女儿丽晓,今年26岁。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的研究机构工作。丽晓平时忙于研究工作,无暇顾及个人恋爱问题。对陈先生介绍的人选,丽晓并不积极。陈先生说,有时候父母之间谈得很投机,只等着双方儿女点头答应,但这种父母做主的“亲事”,通常得不到子女的应承。

不过,社交圈窄只是外因,文化差异才是内因。

康先生10年前到加拿大留学,现已在加定居并结婚生子。他表示,在加拿大,华人更愿意与华人联姻。一方面是大家文化背景相似,另一方面则是外国人并不太愿意选华人做配偶。

旅居澳大利亚的王先生说,他的一位中国女性友人就嫁给了澳大利亚当地人。两人在日常生活的小问题上尚能迁就对方,但每年农历新年常常成为争吵的理由。“刚结婚那会儿,她丈夫还愿意跟她回国吃团圆饭。时间长了,他就觉得特地请假、安排行程很麻烦,不愿意回去。他不理解春节对中国人的重大意义。”

其实,2011年10月31日新闻网转载的新京报记者冯中豪报道《国外生活圈小生活单调 海外华人热衷回国相亲》早已注意到上述文章所说的现实情形并且归纳出同样的两大原因,只是具体叙述和论述多有差异。看来海外华人婚恋难已成为一个持续发酵的老大难问题。

(《非常勿扰》美国专场男嘉宾杨凯)

2011年的新京报这样写道:

俊朗帅气的外表、优渥的薪水、开朗的性格,来自纽约华尔街投行的优质“剩男”杨凯,10月9日甫一出现在国内某电视相亲节目现场,便引来现场女性阵阵尖叫。

如今,“剩男”、“剩女”似乎已经成为国际现象。和杨凯一样,越来越多条件优秀的海外华人“舍近求远”选择回国相亲,找个中国老婆。

针对这股“回国相亲”热,某电视相亲节目近期特别策划推出了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征婚嘉宾专场。栏目第一次赴美宣传时,就吸引了3000名海外华人踊跃报名,而刚刚启动的英国专场,报名人数首周便超过了500人。

在这些留洋的单身男女中,不少人来自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大都是活跃在金融、股票、医学、教育等领域的精英。在三期美国专场中,这些“含金量”颇高的男女嘉宾不仅创造了专场节目最高的牵手率,他们的择偶标准、婚恋观以及回国相亲这一行动本身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电视相亲这种相对“摩登”的相亲方式只是众多海外华人回国找伴侣的方式之一。不少海外侨胞假期回国的重头戏就是参加“连轴转”的传统相亲。

(包办婚姻 秦迎绘 新华社发)

引领这股热潮的还有他们的父母。2005年,一群家长就自发在上海人民公园成立了一个“相亲角”,专门为自己的儿女操办终身大事。最近,这个相亲角已经出现了“海外角”,甚至细分为“美国角”、“日本角”等。每逢周末,这些家长便纷纷展开“占领角落”活动,替远在海外的子女相亲。

在“忙、圈子小、选择少”小标题之下,2011年的新京报写道:

“澳洲生活其实跟大家想象的并不太一样,我们华人的生活圈其实很小,业余生活也比较单调、乏味。”28岁的澳洲华人王宇(化名)说。他十年前到了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念高中,研究生毕业后,王宇留在澳洲自主创业,开了一间酒吧。

他身边的华人并不多,很多已经成家立业,虽然偶尔会有一些聚会,但平时大家忙于工作,往来甚少,而且国外的人很注重隐私,也不会有人帮着给他张罗婚事。于是王宇选择回国参加电视相亲。

“我们平时没有太多交际活动,工作之余也就是唱歌、健身等。”在他看来,当地澳大利亚人大都有完整的家庭,而他们这些海外华人大都独身一人忙于生计,因此生活显得更加孤独。

一些社会学专家分析指出,海外华人要在异国他乡取得成绩,必须付出更多努力,繁忙的工作可能让他们的生活圈更窄,选择余地更小,这是很多人未能找到另一半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不得不返回国内这个“大圈子”寻觅伴侣。

而在“文化差异不可回避”的另一小标题下,新京报报道说:

对于海外移民而言,文化差异是他们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即使我这个酒吧老板,也很难在当地交上知心朋友。比如大家讲个笑话,他们说的,我觉得很无聊,我讲的,他们又听不懂。”王宇说。

身在海外的华人在选择伴侣时,表面上似乎比国内的人多了一项选择,可以跟来自更多国家的人组建家庭。然而据《经济学人》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日本的华人,到适婚年纪的人数高达68%,却很少有人能找到适合的伴侣。2004年,中日跨国婚姻有13019对,而离婚的则有4888对,二者比例达到了2.6:1。

王宇还观察到一个细节。在他的酒吧里,一些年轻的华人朋友常常带着自己的外国伴侣来参加聚会。最近这些海外华人迷上了国内很流行的“三国杀”游戏,常常“杀”得不可开交。“但那些老外怎么会懂三国杀呢,他们连三国都不清楚,只能孤零零地坐在旁边一头雾水地喝闷酒。”他说。

在他看来,虽然自己喝了几年的“洋墨水”和“洋酒”,但身上中国文化烙印永远不会磨灭,还是希望找到一个同样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伴侣。

接着新京报例举在美国生活了十年之久的35岁华人“老郑”的故事。2009年老郑前往英国完成了研究生学业。目前,他在伦敦的一家华文媒体担任撰稿人。去英国之前,老郑和自己的美国女友本已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二人在家庭观念和婚姻生活上产生分歧,最终分手收场。

在老郑看来,跟外国女性谈恋爱还能接受,至少能体验下“跨文化”的冲击,但真正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老郑无奈地说:“我和一些华人朋友也常常讨论婚姻观问题,对中国人而言,婚姻需要经营。但对于美国人来说,婚姻好像过家家一样,合得来就一起天翻地覆,不高兴了就任性地一拍两散。”

他眼中的美国女性,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性格很独立,“自我”意识比较强。在相处中,老郑常常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迁就女友,而当他指出女友的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习惯时,对方反而无法接受。老郑说:“她最讨厌的词就是‘应该’,总是指责我不能教她‘应该’如何,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唿吸的空间。”

老郑还笑着说:“我的一名朋友对此也深有体会,他常说还是希望回国找一个小鸟依人的老婆,那些深受美国女权主义‘毒害’的女王,实在‘hold’不住。”

此外,新京报的报道注意到前述海外相亲专场的一大特点是,很多参加者都带了父母到现场。他们在节目上表示,希望找一个顾家、孝顺父母的伴侣。父母成为他们回国相亲的重要因素。

老郑表示,他的母亲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美国女友时其实很高兴。“她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摩登家庭》,里面的老太太就有一个中澳混血的外孙,很可爱。”老太太经常催促二人赶紧结婚,生个混血的漂亮孙子。“这是我们的事情,为什么你的母亲经常让我们生孩子,这很不礼貌。”女友常常抱怨。她早已做好完备的职业规划,希望婚后5年内不要孩子。但老郑的母亲年事已高,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看着自己的孙子顶着一头金发在院子里玩耍。

他原本计划婚后返回国内住上几年,让母亲有个团圆的晚年。但女友却认为,他们已经长大了,应有独立的家庭,不能继续跟父母住在一起。

至于电视相亲,在老郑看来,对于很多海外华人而言,这不失为一个找到伴侣的途径。但他个人对此有所保留,担心电视上找来的人不真实,害怕对方为了绿卡跟他结婚。“其实有时候,这种海外移民的身份反而成为我们寻找伴侣的羁绊。”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