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家长在耶鲁种菜被美国媒体曝光,这样的举动不仅得到了校方的支持还引起美国网友的热议。“中国人非常勤劳”、“这是中国版的社会保障!”、“他们没生活、没朋友,感到厌烦。这是他们打发时间的一种办法”……
接下来我们一条条来看看,美国网友们的看法。
有赞赏的
NNW?:中国人非常勤劳。他们不想浪费任何东西,尤其是土地。中国人未来完全有理由再次成为NO.1。
Kirk?:这是中国版的社会保障!祖父母通常是由父母照料的。相应的,当父母工作时,祖父母负责照看孙子孙女,他们全都一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有羡慕的
Francis Fan:在我小的时候,我家曾有一个菜园。我仍然记得那些收获的新鲜蔬菜,享受到自己辛勤劳作果实的喜悦。而现在,我必须去照看我那愚蠢的草坪,在天然食品上花费额外的钱。
worldlife:这很不错。园艺,种植蔬菜,是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接近大自然,接近生活的现实。
有受到激励的
Marie:每天上午我去上班,都看到他们在劳作。每天上午,我每一次驱车经过时,我都惊奇地看到,有四五个人在那里干活儿。他们一开春就开始干活了,为那块地做准备……这多多少少激励了我,让我想看看他们究竟怎样珍视、照料这一小块地。
此外,还有这么看的……
lawrence?:这些父母在美国只呆很短的一段时间。他们没生活、没朋友,感到厌烦。这是他们打发时间的一种办法。
AngelaB:他们的孩子来耶鲁并不意味着一大家子和他们一起来。他们就是一群买空卖空的家伙。这就是另外一种进入美国的方式。
中国家长耶鲁种菜 种的是寂寞和乡愁
据广州日报报道,这片“中国植物园”是由中国研究生、博士生的父母创造的,这群60岁以上的老人远渡重洋来美国照顾他们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他们说,种植蔬菜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们在这里尝到家乡的味道。
对乡愁最好的慰藉
王希怡:种中国特有的蔬菜,我想也是老人抒发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他们为了子女远渡重洋到异国定居,虽然能享受小家的天伦之乐,但毕竟还是离开了熟悉的故乡。而自己种一些熟悉的蔬菜来吃,通过舌尖上的美味来怀念故乡,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
李明波:对,这是舌尖上的感动。中国人在国内常吃的绿色蔬菜,美国一般都比较难找到。即便有,价格也不会便宜。老人家们可以让自己和子女们都能在国外吃到家乡的味道,确实很不错。我在利比亚看到,居然有中国人在沙漠绿洲里种小白菜、韭菜,也不是为了卖钱,就是为了自己吃。此前看到一篇文章,讲述汉族人有哪些民族天赋,结果大家最大的共识就是种菜。汉代中原人去西域屯田,就是种菜。郑和下西洋,大家都要在船上发豆芽,只为了吃一口新鲜蔬菜。中国人不光爱种菜,还爱“偷菜”,一款“种菜”的社交游戏能让中国几亿人白天黑夜都在网上“偷菜”。
赵海建:我在英国采访的时候,一个中国留学生就透露,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立即哭了,菜肴是乡情最好的载体。其实,要想在美国吃到绿色蔬菜还是比较容易的,超市里一般都能够买到伴着沙拉吃的那种蔬菜,而如果要吃中国菜,在各地的中国城里能够买到中国天南海北的蔬菜,这些老人种菜的种子就是从中国城买来的。我认为,这些老人之所以热衷于种菜,除了慰藉乡愁外,也是为了打发寂寞。在如今的中国乡村里,那些空巢老人也都是这样打发时间的,即便田间没有杂草,也要拿着锄头去锄上一两下。
李明波:对,老人家喜欢种菜,和国内太太喜欢广场舞是一个原因。他们的晚年生活缺少色彩,生活单一,需要一个能让自己感到开心的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美德外溢
王希怡:从这些种菜的爷爷奶奶身上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即使年纪大了,也不愿意浪费时间,或者浪费土地,总得去耕耘点什么,然后去品味收获的乐趣。
赵海建:种菜也成了这些留学生家长交往的契机,他们结伴种菜并交流经验,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身在异国他乡,子女又终日忙于学业,这些老人急需一种归属感,种菜让很多老人交到了朋友。令我感动的是他们之间的互助,他们会互相照料菜地,种出来的菜也都由菜地附近的华人家庭分享。这让我想起刚分田到户那会儿,无论哪家有事,别的人家都会主动来帮忙。其实,这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
李明波:这件事最令我感慨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勤劳互助的美德,还有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因为这些耶鲁留学生的中国父母们,之所以远渡重洋去陪读,他们很重要的任务不是去安度晚年,而是帮子女照顾孙辈。
中国文化被接受
王希怡:中国菜园不仅能令老人们和家人自身受益,也能感染到当地的老美。一方面,校园景观变得更加井井有条,另一方面,中国人重视天伦、热爱自然的传统也在耳濡目染地影响美国人。个人认为,从塑造中国形象的角度出发,这种和风细雨式的渗透,比在纽约时报广场做广告的效果要好一百倍。在世界很多地方,侨居的中国人固守着传统的中式生活理念和习俗,渐渐也在影响地方文化,成为当地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在澳大利亚悉尼郊区,一些由广东高要人耕耘了百多年的菜园,已被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赵海建:虽然我们讲究入乡随俗,但西方国家近年来也一直在提倡所谓的多元文化。西方人很多来自游牧民族,不善于种菜而喜欢种草。但如今,草地和菜园和谐共处,其实也是多元文化相互包容的一种体现。在纽约的法拉盛华人聚居地,就有很多菜地。作为一个中国农村娃,我看到之后感到特别亲切。
李明波:中国人酷爱种菜,其实也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体现。你会发现中国人吃菜普遍比老外多,不仅是蔬菜的数量,还有蔬菜的种类。国外饮食中对蔬菜的烹饪,普遍是种类单调,做法简单。
记得要入乡随俗
王希怡:值得一提的是,耕耘菜园虽然对己对人都大有裨益,但是老人们必须记得要入乡随俗,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比如说,土地既然属于校方所有,就应该接受校方管理,遵守规则,包括不能半途而废、不要随意用杀虫剂,外出时需请人照料等。
李明波:我也是特别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耶鲁留学生父母们种菜的举动,我想很快会传播到美国不少高校。如果太多中国老人去种菜,公共用地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产生一些负面效果。
赵海建:该事件具有独特性,家长们种的原本是一块荒地,这也是一种废物利用了。如果是被管理得极好的地,耶鲁校方想来也不会支持的。因此,传播到其他高校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别的学校碰巧也有一块荒地。
李明波:我担心种菜也会引发一些邻里矛盾,比如粪便等肥料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菜地容易滋生蚊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