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丽莎,一个在深圳某所国际学校已经读了三年高中,刚刚拿到了数所美国著名大学的录 取通知书,接下来,她需要选择其中的一所,成为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的开始。究竟选择哪一所,她和自己的母亲有了不一样的意见,对于丽莎而言,她还处在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中,所以她希望去一个她自己能找到最多喜欢学科的学校,并且有许多社团活动的校园。而对于她的母亲,此时此刻,她只关注一个问题:哪一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更能够容易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以及更重要的,这个学校能够有机会让女儿找到一个好的男朋友。
像丽莎母亲这样的家庭其实并不是少数,对于中国的家长而言,为自己的孩子接受国际教育而支付高达一年40万人民币的费用,并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学知识。一些家长希望得到更多的回报:对于男孩子而言,是认识更多的人脉,为未来打下事业的基础;对于女孩子而言,则是能找到一个好的男朋友,完成一段幸福的婚姻。
小雨在国内本科毕业后,顺利的考到了美国的波士顿学院,开始了自己的法学硕士一年的课程。在忙碌课程之余,她非常积极的参与波士顿地区的华人联谊活动,特别是同样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大学的华人联谊活动。小雨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非常明确的计划:虽然自己成为不了哈佛的校友,但一定会努力成为哈佛的家属。两年 后,小雨虽然没有成为哈佛的家属,但她自己通过转学成功的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院,并且和一个同样毕业于宾大法学院的法学博士结婚了。如今,夫妻两人双双在华尔街就职,一个人负责公司成立时的法律业务,一个人负责公司破产时的法律业务。
据BBC新闻报道,目前已有超过25万人数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的院校就读,这几乎占据了美国国际学生比例的三分之一,相比于2000年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翻了5倍之多。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中国学生选择美国留学。从2013-14学年,在美国有近274000的中国学生,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中国留学生的增长率连续十年以来一直在攀升,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7%。
“那些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孩子们现在已经到了大学教育的年龄……再加上中国经济的变化促进了家庭个人财富的积累”。一位美国高校的官员如 此评论,这些财富使得这些中国家庭有能力支付美国大学的高额学费,当然这对于大学的财政收入也是有利的。中国新中产阶层的崛起,使得这些家庭有足够的财富 积蓄能够支付孩子起码四年的美国大学学费支出,对于许多家庭而言,供唯一的孩子去美国读书,只需要卖掉手上多余的一套房子就可以了。
能够同时到这些美国大学读书的学生们,显然无论从家庭背景还是自己的个人能力,均旗鼓相当,门当户对甚至因此嫁一个比自己更出色的对象,都是父母可以看到的自己女儿的未来。这个教育投资,同时给孩子带来了事业和婚姻的机会,它所带来的回报,显然看起来无比的诱人。
一个学生吕倩,成绩并不好,但是长的很漂亮。于是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她的母亲对顾问提的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去大城市,因为方便找对象。如今的吕倩,如愿以偿的在旧金山的一所大学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并每天在微信里贴着自己和同样为小富二代帅气男友的甜蜜照片。
2011年,Facebook的COO谢莉尔•桑德伯格(SherylSandberg)重返母校哈佛商学院发表演讲。她提到:“15年后,现场的女性当中,只有三分之一会从事全职工作。”这偶尔也会让我陷入困惑中,从事国际教育多年后,我深悟不能只做业务,还需要提供后续支持,因此最近 一直努力发展学生们的后续服务建设,希望通过校友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就业创业机会,将所有学生凝聚成一个团体,让他们不仅彼此成为申请路上的伙 伴,也成为未来事业的伙伴。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已经在西北大学读书的学生兴奋的告诉我:“老师,学妹们也真的好优秀!”好吧,我忘记了原来恋爱与婚姻也是事业的一部分。也许我在下一次宣讲时,应该补充一句:你们投资的是,不仅是孩子的教育,还有孩子的事业、婚姻以及未来。
反对的声音也处处存在。有家长认为,教育就是为了教育,“淳朴的心灵和自我奋斗的精神比所谓人脉更重要,更有利于孩子将来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一个家长是这么看待孩子的教育目的。我认为,只要不是完全本着功利心去与他人交往,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环境结交到未来可以共同发展的伙伴或者是伴侣,无可厚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结果。